從泥濘到蓮花:大成功課程的生命覺醒
序幕:那一場改變生命的相遇
2025年5月25日,一個平凡的週日早晨,卻因為一場名為「大成功」的課程,成為了許多人生命中的轉捩點。螢幕前,數千位學員帶著期待與好奇的心情,等待著白雁老師的出現。當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當溫暖的聲音傳入耳中,許多人不禁心情雀躍—不是因為激動,而是因為一種深深的歸屬感,一種「回家了」的安全感。
這不是一堂普通的氣功課,而是一次靈魂的回歸,一場內心的革命。三個小時的課程,彷彿濃縮了一生的智慧,每一句話都像甘露般滋潤著乾渴的心田。
第一章:蓮花的覺醒—從污泥中綻放的美麗
「從污泥中生起,這朵初綻蓮花是我。」
彭怡慧助教的這句話,如醍醐灌頂般喚醒了每個人內心深處的記憶。我們都曾是那顆被埋在深深泥土中的種子,在黑暗中掙扎,在絕望中等待。生命的重擔、情感的創傷、未來的迷茫,像厚重的淤泥一樣將我們層層包圍。
朱鴻蓮學員分享:「剛剛上完大成功,內心激起一份感動,感謝自己報名了所有的課程。」她的話語中透露著一種深深的慶幸—慶幸自己沒有錯過這場生命的盛宴。
練習蓮花功時,許多學員都會不自覺地流淚。不是因為悲傷,而是因為那些被壓抑太久的情緒終於找到了出口。「心如濁水,蓮花在其中緩緩綻放—原來,那就是我。」這句話道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每一個人都是一朵蓮花,只是有些人已經綻放,有些人還在含苞,有些人仍在泥土中沉潛。但無論在哪個階段,我們都有著同樣珍貴的本質,都值得被溫柔以待。

第二章:扶按下沉—四個字道盡人生哲學
當白雁老師開始詳細解析「扶按下沉」這四個看似簡單的動作時,整個課堂彷彿被施了魔法一般,陷入了深深的寧靜。每個人都在專注地聆聽,因為他們知道,這不只是功法的講解,更是人生智慧的傳授。
扶—從「浮」到「扶」的生命轉化
「扶」不是三滴水偏旁的「浮」,不是獨善其身的飄搖,而是提手旁的「扶」,是伸出雙手、穩住他人與自己的慈悲之舉。
楊淑味學員深有感觸地寫道:「老師以『扶』字點化,讓我明白三滴水偏旁的『浮』,是獨善其身的飄搖,提手旁的『扶』,是伸出雙手、穩住他人與自己,共渡風浪的慈悲之舉。」
這個字的轉換,象徵著生命境界的提升。從自我保護的「浮」,到主動關懷的「扶」,這是一個人從自私走向無私,從封閉走向開放的過程。就像蓮花不會因為自己開花就遺忘其他尚未綻放的蓮,它只是靜靜地等著,靜靜地扶著。
按—溫和引導的智慧
「按」不是強力的壓制,而是溫和的引導,是智慧的調節。
生活中有太多的躁動與不安,我們需要學會「按」住內心的波濤,不是要它們消失,而是要它們平靜。就像一位慈母輕撫著啼哭的嬰兒,用耐心和愛心引導著情緒回歸平和。
李嘉芬學員分享:「白雁老師以『扶按下沉』深入詮釋了『休』的意涵,讓我理解這不只是起式或收功,更是一種讓自己慢下來的允許。」
下—謙卑的力量
「下」是謙卑,是放下,是如大海般的包容。
在這個人人都想往上爬的世界裡,「下」顯得如此珍貴。它不是妥協,不是放棄,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智慧。就像水總是往低處流,但最終匯聚成海,成就最大的力量。
Chai Yen學員體悟到:「學習謙卑、內心像大海般寧靜包容接受所有一切。」這種謙卑不是自卑,而是一種內在的強大,一種能夠包容一切的寬廣胸懷。
沉—內在的豐盛
「沉」是沉澱,是累積,是內在的豐盛與方向的明確。
真正的力量來自於內在的充實。當我們的心靈飽滿了,方向明確了,所做出的每一個行為都會是準確的,每一步都會是踏實的。
鄭凱茵學員深有感觸:「相信內在的能量逐漸飽滿,終能獲得內心真正的沉靜安穩。」

第三章:練養休修—生命的四重奏
練:一切的根基
「回到練功這兩個字!」 白雁老師的這句話如雷貫耳,點醒了所有人。
身體是心靈的載體,沒有健康的身體,所有的修煉都是空談。「練」不只是簡單的動,而是通過調節經絡和氣血循環,為心靈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高維揚學員領悟:「練功是養的基礎。」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修煉的次第與層次。
養:心靈的滋養
「養心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和功法一樣要每天堅持做。」 Sophia學員的話道出了養心的不易。
白雁老師的養心課異於西方的心靈課程,因為它是以道家和中醫體系為基礎,著重調和經絡和氣血循環。只有透過練功,才能得到真正的情緒梳理,才有「養」的效果。
Ing Ru Chen學員深深體會到:「只能透過練功才能得到情緒的梳理,才有『養』的效果。」這種養心不是表面的安慰,而是從根本上的調理和轉化。
休:生命的喘息
「休」是課程中最觸動人心的部分。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總以為停下來就是退步,卻忘了休息是為了走得更遠。李嘉芬學員感慨:「特別讓我觸動的是『休』—那看似簡單的一口喘息,似乎正是我需要的調整與滋養。」
「休」不是停止,不是空白,而是深深的沉潛。就像蓮花種子在泥土中的沉潛,是為了積蓄力量,等待綻放的時機。
林佳穎學員領悟:「短暫的休息,並不會讓我退步,也不會讓我有所損失,反而身體透過喘息、調整後,能讓我們恢復力量,走得更遠。」
修:內在的昇華
「修」是最高的境界,是內在的昇華,是智慧的綻放。
修不是改變外在的世界,而是轉化內在的自己。當我們的心境改變了,整個世界都會隨之改變。
鄭美瑜學員體悟:「練功『心先身後』的意念是如此重要。」心的轉變帶動身的改變,這就是修的力量。
第四章:大成功的真諦—一起變好的勇氣
第一層:我先好,你也跟我一起好
「我先好,你也跟我一起好」—這不是自私,而是智慧。
就像飛機上的安全指示,要先戴好自己的氧氣面罩,才能幫助別人。只有當自己站穩了,才有能力拉別人上車。
沈芸萱學員生動地比喻:「成功不是一個人帥,是整群人一起帥!」這句話道出了大成功的本質—不是個人的獨舞,而是集體的和諧。
第二層:我好了,也一定不忘拉你一把
「我好了,也一定不忘拉你一把」—這是責任,也是慈悲。
當我們獲得了成功,獲得了成長,最重要的不是炫耀,而是回頭看看那些還在掙扎的人,伸出援手,給予扶持。
王憶敏學員深刻理解:「氣功修練應該與家族成員攜手同行,而非單打獨鬥的個人修煉。」
第三層:萬一我需要,也請你拉我一把
「萬一我需要,也請你拉我一把」—這是勇氣,也是智慧。
這可能是最難的一層,因為它要求我們放下驕傲,承認脆弱,學會求助。許多人一生都學不會這一課,總是硬撐到最後,直到心力交瘁。
周慈玲學員深有感觸:「以前凡事自己硬扛,說是為別人考量,其實是自己心理的障礙。」學會求助不是軟弱,而是成熟的表現。
李嘉芬學員感動地說:「一直以來,多數時間我扮演那個被依靠的角色,卻忽略了自己也需要被扶持、被理解。」
第四層:有時,我極需要眾人的力量大力拉我一把
「有時,我極需要眾人的力量大力拉我一把」—這是坦誠,也是信任。
生命中總有一些關口,單憑個人的力量是無法跨越的,這時候就需要集體的力量,需要大家一起出手相助。
這讓人想起香港助教Spencer的分享,他的兒子信謙在ICU住了三個月,但在大家的關愛和祈福下,終於有了好轉的跡象。這就是眾人力量的體現,這就是大成功的意義。

第五章:情緒的七重奏—功法與生命的對應
白雁老師在課程中詳細講解了「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緒與對應功法的運用,這讓學員們恍然大悟—原來氣功不只是身體的運動,更是情緒的調節器。
李佩玲學員感謝地說:「也明白『喜怒憂思悲恐驚』功法的運用,總之謝謝老師為大成功準備6個月的時間,濃縮成3小時的內容,每一句話都是滿滿的收穫。」
當情緒起伏時,我們不再是無助的受害者,而是有工具、有方法的主人。從大雁回春到五禽戲,每一套功法都是一帖良藥,針對不同的情緒狀態給予精準的調理。
第六章:國際大家庭的溫暖
這次的大成功課程,不只有台灣的學員,還有來自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家族成員。語言可能不同,文化可能有差異,但對於功法的熱愛,對於生命成長的渴望,卻是完全一樣的。
MY Chin Li Choo學員興奮地分享:「看見白雁老師出現在荧幕上為我們上課,心中滿是歡喜!」
SG Koh Hwee Yen學員感動地說:「聽著老師沉穩,溫暖有愛念出祈福文,心里很是欽佩。謝謝老師的帶領,一日練一日功,完全顯現了。」
這種跨越地域的溫暖,讓每個人都感受到自己不是孤單的個體,而是這個大家庭中珍貴的一員。
第七章:眼淚與感動—生命的真實觸動
課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那些理論的講解,而是那些真實的情感流露。當白雁老師提到香港助教兒子的病情時,當她帶領大家念誦祈福文時,當她分享自己的人生體悟時,無數的學員流下了眼淚。
廖敏惠學員感動地說:「蓮花養心法一直是陪伴我度過低潮的最佳選擇;今天的大成功,透過白雁老師和玉華教練的詳細解說,層層相疊,提升了對蓮花養心法,更廣度、更深度的理解。」
林智美學員更是感動得「禁不住流下眼淚,感受到一股愛的能力包裹著我,心靈受到無限愛的澆灌,心情得到平靜安寧。」
這些眼淚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心靈被觸動的證明。在這個越來越冷漠的世界裡,能夠讓人真實地感動,能夠讓人願意敞開心扉,這本身就是一種奇蹟。
第八章:白雁老師的閉關與傳承
當白雁老師宣布即將閉關兩年時,整個課堂瀰漫著一種不捨的情緒。但更多的是感恩—感恩在老師閉關前,能夠完整地學習到這些珍貴的功法和人生智慧。
文英學員感恩地說:「感謝老師用功法提升我們生命的質量,這在家族裡面常常體現到,我受過別人的幫助我也願意伸出手扶持讓大家都好,老師做了最好的示範。」
白雁老師用30年的時間,選擇了「對普羅大眾教學」的道路,讓普通人也能學習到如此實用有效的氣功養生方法。這種無私的奉獻,這種對眾生的慈悲,深深感動著每一個學員。
王憶敏學員感謝道:「感謝白雁老師在30年前選擇『對普羅大眾教學』的道路,讓今天的我們有機會學習到如此實用有效的氣功養生方法。」

第九章:從個人到集體的覺醒
大成功課程最深刻的啟發,是讓人們明白成功的真正含義。不是個人的成就最大化,而是集體的共同成長。不是踩著別人往上爬,而是手拉著手一起登頂。
陳怡如學員記下了這些觸動人心的話語:
-
- 「因為認同才會持續」
-
- 「只有彼此扶持,才能走得遠」
-
- 「以感恩的心,化解、轉念」
-
- 「萬法歸一,最重要的是定力。會站不穩,只因太在意他人評價」
這些話語像種子一樣,種在每個人的心中,等待著發芽、成長、開花。
楊淑味學員深深領悟:「求助不是軟弱,而是成熟的起點!正如蓮花不因長在泥中而自卑,也不因自己開花就遺忘其他尚未綻放的蓮,它只是靜靜地等著,靜靜地扶著~等彼此一起成熟、一起伸展。」
第十章:未來的路—帶著光明前行
三個小時的課程結束了,但生命的修煉才剛剛開始。每個人都帶著滿滿的感動和領悟,回到各自的生活中,但心中已經種下了一顆種子—關於愛與被愛,關於扶持與被扶持的種子。
謝易樺學員聽完課後,腦子裡滿滿的都是「練功」這二個字,「以及對白雁老師堅持教學的愛心所感動。誠摯感謝老師。練就對了👍一日練、一日功!」
周慧珍學員感慨:「正如老師說的,今天的課含金量很高,好多精彩的內容來不及抄下來。無妨,就努力記在心裡、腦袋裡,這些內容都會像蓮子一樣慢慢在心中發芽,最後綻放出蓮花。」
劉映辰學員更是充滿期待:「老師甚至還說以後會有中階、進階版本欸,恨不得現在就報名。」
石育平學員下定決心:「我先好,你們也要跟我一起好喔!」

尾聲:蓮花池的約定
就像池塘裡的蓮花,我們不再是孤單的個體,而是相互扶持、共同綻放的生命共同體。在未來的日子裡,無論遇到什麼困難,無論面臨什麼挑戰,我們都要記住這次課程的教導:
「一日練,一日功。心先身後,同修共好。」
我們要記住「扶按下沉」的智慧,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能找到對應的力量。我們要記住「練養休修」的節奏,讓生命在這四重奏中找到最美的和諧。
我們要記住大成功的真諦:不是一個人的成功,而是大家一起的成功。我們要有勇氣伸出手扶持別人,也要有智慧在需要時求助於人。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記住自己都是蓮花,都有著從泥濘中綻放的力量,都值得被愛與被尊重。
「蓮花的美,不僅在於獨自芬芳,更在它能為整個池塘帶來生機。」
願每一個曾經在泥濘中掙扎的靈魂,都能在彼此的扶持中,綻放出最美麗的蓮花。 願我們都能成為別人生命中的那道光,也願我們都能在黑暗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光明。
這就是「大成功」的奇蹟,這就是生命最美的樣子。
「因為認同才會持續,只有彼此扶持,才能走得遠。療癒不是結束,是照亮他人的開始。」
— 致所有在大成功課程中找到光明的學員們,致所有還在路上的修煉者們,致這個充滿愛與希望的白雁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