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青澀少女,離鄉背井陪伴丈夫白手起家,照顧婆婆、兒女張羅家裡大小事,即使摘除子宮動彈不得也能再度登頂黃山、峨嵋的傳奇女子。
從小她在書香世家長大,是父母雙方家族的掌上明珠,但她從未因此而嬌生慣養,反而將家庭所給予她的愛轉為無限柔軟的心。50年前,一個10歲小孩的生活除了玩耍、幫忙爸媽外就是吃飯睡覺,10歲的她在學校下課時分享自己的餅乾給需要的小孩,還帶著身邊的好朋友幫無家可歸的小小孩洗澡。
20多歲,因為先生的孝順,她遠離熟悉的家鄉到台灣中部陪伴婆婆。
踏出舊家的那一刻起,她就義無反顧地把先生、兒女揣在心上,卸下一身的書香味,赤腳空手地在小房子一眼一手車出30多年的精密工業零件。
多年來,她沒日沒夜地從早上7:00一路車到半夜12:00,一天17個鐘頭,近5000多個精密零件,兼顧先生小孩的三餐與接送。
用鋼鐵意志翻越人生的大山
然而,再堅強的鋼鐵人也有身心被掏空、生鏽、動彈不得的時候。
46歲那一年她陷落人生的谷底,長時間僵硬的車工姿勢與隨時待命的緊繃心理讓頸椎神經已經壓迫到手麻腳痛,診斷出子宮肌瘤的她長達一年的時間經血沒有停過,整個人已經虛弱到沒有血色,就算要開刀也要先打好幾次的鐵劑。
開刀那天,早上8:00麻醉,傍晚4:00從手術房出來,經過8小時的生死交關,出來一睜眼,換來的是寸步難行的生活。平安離開手術房,對孜瑋助教來說只是拿到一張門票,用來度過「禁止忙碌的人生」。
此時雖然事業蒸蒸日上,但氣血已耗盡的她連從下床到廁所僅僅3步的距離都走不到,更別提享受事業的成果。頓時間,家裡的大梁變成了脆弱的玻璃支柱,讓已經事業成功的生活缺了一角。一直到有天,婆婆提出了只許從命的要求:要孜瑋助教去聽一場2小時的演講。
這2小時的演講,翻轉了她人生的後50年,也就是2005年彥寬老師在台中的「YoungQi回春氣動會」。

百日築基,重獲新生
2小時當中,她只記得,「這個功法我能做,做了我一定會好」,領了錢報了名。
從第一堂課的隔天,她早上9:00就起床練功。這時間起床,可真是驚呆了所有的人,連先生都匪夷所思的好奇這老師是下了什麼咒,能夠讓棉被在中午之前離開孜瑋身上!
而且,還不是只有一天,是每天含週末國定假日,她都早早的起床,天天練那YoungQi回春的64轉。讓課堂上老師的好氣,在她身上百日築基,一步一腳印地用信心、汗水養出重獲新生的元氣。
YoungQi回春初課程結束後2個多月時,孜瑋助教心血來潮想跟妹妹去爬黃山。
這個消息一出,黃山還沒爬,家裡兒子的擔憂就比山還高。她去百貨公司逛街,兒子大老遠地在幾公里外放她下車,要她去黃山之前進行體能鍛鍊,哭笑不得的孜瑋助教只好乖乖地一路徒步到百貨公司。
到了黃山,孜瑋助教也沒有搭乘人力轎,一路全憑自己的力量,登頂黃山,並且在天微亮的10月雪中練YoungQi回春。
短短6個月不到,這一切的改變,可以說是她再一次的重生。
有人曾問她,練功最開心的是什麼?原以為她會說年年登頂,完成翻越名山的快樂。
沒想到霸氣的她卻靦腆地回答:當助教、講師,是最快樂的事。「因為,當助教,學員所給我的遠比我給他們的更多」。

大鳥媽媽,展翅人生高峰
初做講師上課時,孜瑋很擔心自己教得不好,沒讓學生聽懂。下課都要學員回家寫心得:你認為老師哪裡有缺失,哪裡做的需要調整。她謹記著「功為本,德為先」,不斷反省自己,跟自己對話,很快地成為台中學員的大媽媽,每教到HarmonyQi和氣她讓老老少少當小孩,在蓮花養心她讓大家把心敞開,讓學員回去跟家人做愛的告白。許多人說進了她的課堂就像坐了時光機,穿過歲月回到天真愛笑的自己,但其實這滿堂的笑聲卻是孜瑋助教最大的能量來源。
每個週六,她更是台中的大鳥媽媽,站在台中團練場中興大學的一大片的樹林底下,看見學員從四面八方而來,有如倦鳥歸巢,生活裡有再多的不如意也都煙消雲散;白雁家族宛如孜瑋助教重生的一個超級大家庭,讓她想起從小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愛,讓這份愛能夠再度流動,給予更多人生命中的感動。
對她而言,所有台中的大大小小學員都是她的孩子,全方位的課程資訊、福利、吃吃喝喝她都一手包辦。
台中的學員說每每他們到台北參與活動,無論孜瑋助教是否在場,她都讓大家吃得飽飽回家,當大家搶著要分擔餐費時,總是被孜瑋一句話打回,她說:哪個媽媽會讓孩子從家裡出發是餓肚子的?!這種毫無遲疑的堅定,把整個台中凝聚成一股團結的愛。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地理範圍完全侷限不了孜瑋助教的愛,有好幾次,她一個人單槍匹馬只用2手、2腿扛著200多個台中的名產,遠從台中搭乘高鐵到台北、新竹分享蛋糕、點心給老師們以及課堂上所有的台灣助教、志工,她是台中的大媽媽,更是台灣白雁的點心長。因為有她,在老師課堂上除了有心靈的滿足,也餵飽了大家的胃,孜瑋說:白雁家族就是我第二個家,從家裡再出發我希望大家的身與心都是富足的。
原來,就是這樣的一顆柔軟心,讓她鍛鍊出一日練一日功的鋼鐵意志。
20多歲,她為了先生、兒女勤奮堅毅了將近30年。
60歲,她為了台中學員駐守中興大學的樹下,迎接倦鳥歸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