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關懷、行政、文宣全動員,每個週六清晨都是愛的傳遞
當晨光透過樹梢灑向團練場地,鳥語花香中響起熟悉的帶功音樂,這不只是一場簡單的氣功練習,更是一場由愛編織的溫暖服務。在白雁家族的每週六實體團練中,有這樣一群默默付出的志義工們,用他們的專業與關懷,為每位學員創造最完美的練功體驗。
技術服務:從電腦小白到專業控場
馬來西亞東馬團練場 黃瑞娟 輕鬆完成了她的最後一項義工訓練——技術服務,她的簡單話語中透露出滿滿的成就感與祝福。
高雄團練場 林明燕 首次擔任技術服務,協助播放音樂。她在團練前一天就請教義工師姐,反覆操作確保無誤。從手機連接藍牙喇叭到順利完成帶功音樂播放,她感慨地說:「從電腦小白至今有感小小的成長。」這份進步的喜悅,正是實體團練帶來的珍貴收穫。
馬來西亞巴生團練場 許莉婷 深刻理解技術服務的重要性:「音樂既可引導大家準備,也同時帶著大家跟著音樂快樂輕鬆地練功。」在鳥語花香的團練場中,她用心為大家開啟美好的一天。
台北團練場 林惠敏 第一次擔任技術服務雖然緊張,但準備充分。她提前確認功法順序及引言,甚至開飛航模式反覆試播。到場後與筱凰助教完成連線測試,學會用手勢👍👎👌控制音量,「瞬間覺得自己好像很專業🤩」。
九月起實體團練增加了白雁老師的「實體團練節氣指導」,林惠敏見證了播放順序的調整:行政宣達→助教播放預錄語音→帶功音樂播放。在助教的協助下,她深刻體會到「雖然播放音樂看似簡單,但其中的細節與責任」以及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行政服務:從緊張到自信的成長
台北團練場 李素梅 今天第一次做團練服務,心情既緊張又開心。這也是她第一次拿麥克風對這麼多師兄姐做宣言,「連講錯話都不知道到哪裡錯了」。但在場的助教、師兄姐都在休息時間給予鼓勵和稱讚,讓她信心大增,表現也更加自然。這份來自團體的溫暖支持,正是實體團練珍貴的人情味體現。
馬來西亞巴生團練場 李秀玲 帶著愉快的心情進行第一次行政服務。她的工作包括提醒師兄師姐掃描簽到、宣達當天的團練功法,過程中雖然感到緊張,但在休息期間得到教練和義工師兄姐的鼓勵,讓她放鬆心情。她還主動為大家拍照留念,記錄共同團練的美好回憶,用鏡頭捕捉每一個溫暖瞬間。

關懷服務:用笑容傳遞溫暖
馬來西亞團練場 余慧詩 在天氣晴朗、微風拂面的清晨,首次參與關懷小組服務。她說:「能夠為大家付出一點心意,讓練功氛圍更溫暖,同時也提醒自己要更體貼,用笑容和問候去關懷每一位同學。」這份服務讓她感到充實,也在練功中一起成長。
馬來西亞古晉團練場 林翠雲 懷著又驚又喜的心情來到錢師姐團練場進行第一週關懷服務。在團長的介紹下,她與同學們簡單交談,互相認識了解。看著同學們排著整齊隊伍,隨著帶功音樂從和氣舒壓練到大雁,每個人都汗流浃背、精神飽滿,共度圓滿的團練時光。
台南團練場 張貽甄 作為本週的關懷擔當,承擔了請師兄師姐們進群點選實體與線上團練回饋調查表的任務,成功協助幾位資深師姐完成回饋表,內心充滿開心與成就感。

文宣服務:記錄真實的練功故事
台北團練場 束智芬 擔任文宣服務,採訪了學功快一年半的「小菜鳥」鄭子盈師姐,記錄下真實動人的學功歷程。
學員見證:從被動到主動的練功之路
台北團練場 鄭子盈 分享了她與白雁氣功相遇的奇妙緣分。起初是被媽媽「軟硬兼施」帶來學功,從和氣、大雁一路學完六課。她坦言最初覺得身體沒什麼問題,平常事情多到沒時間睡覺,為什麼要花錢時間學氣功?
但練功後最大的改變是「知道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以前總把自己擺最後,通宵達旦也不當一回事。參加白雁氣功後,聽了老師上課和同學們的分享,才漸漸知道身體的重要性,要把健康放到第一位。現在的她跟身體比較有默契了,當感覺哪裡不對勁,就會想想對應的功法,趕快加強練習。
最令人感動的是,今年她的父親也加入了白雁氣功,現在父女倆有機會就會互相邀請練功,「有人陪比較不孤單,有人關心你的健康也會覺得很幸福」。

實體團練的溫暖力量
從技術服務人員的專業成長,到關懷組的溫暖問候,再到真實學員的生命轉變,白雁家族的實體團練不只是一場氣功練習,更是一個充滿愛與支持的大家庭。
每一位志工的用心付出,每一次微笑的問候,每一個專業的手勢,都在為這個練功場創造著無可取代的溫暖氛圍。在這裡,從電腦小白可以成長為專業的技術服務人員,從緊張的新手可以收穫滿滿的成就感,從被動學功的「小菜鳥」可以影響家人一起踏上健康之路。正如子盈所說:「目前說服練氣功最成功的人,大概是我自己!」在白雁家族的實體團練中,每個人都在這份集體的溫暖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成長與收穫。
一日練,一日功,功德圓滿。在白雁家族的實體團練場,我們不只練功,更練就了一顆溫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