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開補了!冬天不生病的3種方法,怎麼補好身體的底子最有效?深秋了,連日下雨讓氣溫下降更明顯,氣象報導接近霜降節氣這兩天,最低溫就要降到20度以下。秋燥也從溫躁轉為涼燥,是病毒最活躍的時候,傳染力大增,感冒開始流行,最近風寒、咳嗽的人數都增加。
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表示,氣溫低過15度時,人的上呼吸道的免疫力就會下降,特別是秋天如果還心浮氣躁每天焦慮的人,這時候的身體免疫力會特別低。
冬天進補 推薦:腰背腿保暖好,防感冒、拉肚子
白雁老師提醒,秋天是萬病齊發的季節,也就是說這時候很多隱藏性的,甚至慢性病都容易發作或加重。例如:中年人容易有突發性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的人會發現血壓不容易控制;糖尿病人的血糖波動變大,病情加重。還有慢性支氣管炎、肺炎、哮喘等舊疾都容易復發。
有興趣學習深入學習白雁氣功的朋友,點我看詳細課程介紹
其實這些問題都跟氣候有關。白雁老師說明,秋末冬初季節,是外氣對身體的內氣影響最劇烈的時候,並且會通過呼吸道或者腸胃道的感染來影響人體。這時候最怕重感冒或拉肚子,例如秋天拉肚子,很容易把元氣都泄掉,身體會明顯向下滑落,就會有重病發生的可能性,所以深秋要顧好自己的腸胃道及支氣管。
動物曉得冬眠避寒,人類到了深秋就要開始注意防寒保暖,很多人手腳涼、腰背冷,筋骨和關節容易受風寒而不舒服,都是人體遇寒導致的氣血循環不暢。白雁老師建議適度運動疏通筋骨,改善循環,讓身體溫暖起來,特別是活絡腳部跟背部的氣血很重要。
霜降節氣養生學2招
①慢動補氣血,放鬆大腦
隨著深秋氣溫的下降,人們的活動量逐漸減少,人體的氣血也跟著運行緩慢,新陳代謝變差,抵抗力也下滑。白雁老師建議天冷還是要每天慢運動,例如練氣功最能補氣血,讓人精力充沛,體能增加,不只防病還能防退化。
要注意霜降過後,運動不宜過度勞累,也要避免大汗淋漓,輕鬆平緩的氣功運動沒有這種問題,調理全身氣血又能舒緩心情,動靜相兼,放鬆身心效果更好。
②吃肉進補,以養胃為主
根據中醫養生學提出的「四季五補」觀點,秋天適合平補,霜降節氣尤其要加強補血氣,以調養脾胃。
因為霜降過後,人體陽氣向裡,氣血開始收斂,如果運動不夠,又進食太多熱性食物,容易讓人體產生內熱,而出現胃部不適、咳嗽、哮喘等症狀。飲食調理進補建議選擇像牛肉、山藥、栗子、紅棗、白果這類性質溫平,又能健脾養胃的食物。
有興趣學習深入學習白雁氣功的朋友,點我看詳細課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