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的陽光灑落在團練場上,數十位白雁家族的學員已經就定位。音樂響起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沉浸在氣功的旋律中——這不僅僅是一場練習,更是一個個生命故事的交織與共鳴。
三年功齡,九成蕁麻疹消失的奇蹟
台中團練場 蔡淑惠以見證分享者的身分,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身為診所財務人員、目前半退休狀態的她,三年前因為照顧父母的壓力,皮膚出現嚴重蕁麻疹,睡眠品質極差,一晚要起夜四次。
「我不愛跑步,也不愛劇烈運動,但一直對氣功有好印象。」淑惠在YouTube偶然看到彥寬老師的短片後,立即報名了白雁氣功。持續練功一年後,皮膚好了將近九成,夜尿從一晚四次降到只有一次,連坐骨神經痛都不知不覺消失了。
「每天練功的時間是我跟自己安靜相處的儀式,」她說,「尤其是練靜功時,透過白雁老師有能量的聲音、美妙的帶功音樂,我常常感動落淚。白雁氣功對我而言不只是一種氣功,也是一種練習——練習感受身體、照顧情緒、陪伴自己,讓我在身心靈達到一個很滿意的階段。」

從健康寶寶到真正的身心平靜
台北團練場 陳良君則帶來另一個視角。練功前他經常長跑,自認是健康寶寶,但開始練功後才發現:「原來睡覺可以睡得這麼熟,醒來後可以這麼舒服。啤酒肚原來可以縮小,日常工作時原來可以精神更好,逛大賣場時竟然開始不喜歡買零食加工食品。」
最大的改變是心境:「突然發現心情情緒原來可以這麼平靜,並且時刻感謝一切的發生、感謝一切給予。」
這次擔任文宣服務的他,負責採訪與見證,深刻體會到:「完美不是一個固定的標準,而是一種心境,一種真心投入並接受當下的態度。」當面對師兄姐們關懷的眼神與熱情笑容時,所有準備都成了陪襯,關鍵在於當下的交流與連結。「抬頭望向樹梢,陽光穿過枝葉,映照著藍天,一瞬間,竟連深呼吸都充滿感謝。」

關懷服務:看見陶醉練功的美麗身影
擔任關懷員,讓服務者有了全新的視角。
台北團練場 王文慧第一次擔任關懷服務,她說:「覺得擔任關懷服務很幸福,因為可以欣賞到教練、師兄、師姐他們陶醉在練功的氛圍中,那渾然忘我的身影,是多麼美的一幅畫。」
台中團練場 廖美絹也是第一次擔任關懷義工,需要主動招呼學員、環顧四周注意安全,無法同步練功。但她發現,看著師兄姐練功的姿態,每人都沉醉其中,節奏有快有慢、動作有高有低,「剛好是檢視功法的好機會」。
新竹團練場 朱鴻蓮第二次做關懷服務,一開始因為下雨天擔心出席率,但到了7:55分,「從四面八方飛來的雁兒們紛紛出現」,音樂一放,大家各自就定位,不需太多呼喚,非常有條理。「新竹團練場的師兄姐們真是太優秀了!」

行政服務:突破想像的恐懼
新竹團練場 吳叔鳳第二次服務,負責行政宣達。她坦言:「一開始光是想像就覺得很困難,但實際操作起來,其實也沒有那麼可怕。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被自己的想像和恐懼困住了。」
她的心得是:每天挑戰自己一點點,不必和別人比較,只要每天的自己都比昨天更進步,就是最大的成就。
這天她還遇到一位許久未見的師姐回到團練場,「就像是回娘家一樣,真的很開心。白雁家族也因為有更多夥伴的回歸而越來越壯大。」

技術服務:團練場的靈魂守護者
音樂是團練的靈魂,負責技術的服務人員深知這份責任。
台中團練場 陳麗寬看到自己被任命播放音樂就開始緊張,「因為音樂是團練的靈魂,不能有任何閃失。」所幸每個階段都順利進行,唯一美中不足是沒放到帶功引言,她說下次一定改進。
台北團練場 蔡均儀前幾天一直確認音樂順序是否正確,「因為音樂就是整個團練場的靈魂,覺得自己擔任這個重責大任千萬不能有閃失。」她感受到身分的轉變:「以前只是來團練場團練,感受很輕鬆,而這次是以工作人員的身分,感受完完全全不一樣,真的很佩服老師和教練們承擔的壓力和責任。」
雖然沒有一起練功,但看著大家聽著她放的音樂練功,「心情是愉悅的」。
新竹團練場 林欣怡則感謝團長貼心把帶功音樂順序都設定好,「我只需要負責記得按鍵播放跟暫停,很開心順利完成任務。」

每個週六,都是一場心靈的約會
團練不只是練功,更是一個溫暖的家。這裡有願意付出的服務人員,有彼此陪伴的師兄姐,有突破自我的勇氣,有感動落淚的時刻。
正如陳良君師兄所說:「完美不是一個固定的標準,而是一種心境,一種真心投入並接受當下的態度。」
每個週六清晨,台北、台中、新竹的團練場,都在等待你的到來。
來吧,讓我們一起在實體團練中,感受那份真實的連結、溫暖的陪伴,以及身心靈的圓滿。
因為練功路上,你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