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高血壓患者已經突破11億人,如何改善高血壓?白雁老師提醒,高血壓若不加以控制,腦中風機率高21倍!還會增加心臟病、心肌梗塞、末梢動脈硬化、視網膜出血、黃斑部病變,甚至失明等風險,專家教你控制血壓的方法趕快學起來。
以台灣超過460萬名高血壓病患來說,能有效控制高血壓的病人還不到兩成。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指出,盛夏氣溫飆升,這個季節暑氣挾帶濕氣而來,濕熱之邪盛行,容易醞釀心火,對有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人是一大考驗。
壓力也是心血管的天敵,如果平時工作壓力大又缺乏運動,遇到天氣驟變,會加速血管硬化,也增加中風及心臟病突發的機會。
壓力加速血管老化
生活在高壓社會裡,很多人飲食作息不正常,長期失眠或睡眠不足,血壓起伏不穩定。血壓控制不好,血管長期受壓會變厚、變硬、彈性變差,還常伴隨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出現,都會加速血管老化。
白雁老師從氣學角度說明,健康平和體質的特點是上虛下實,也就是上半身輕靈,才能頭腦清晰,耳聰目明;下半身充實,才能腿腳有力,體力充沛。
但是很多現代人卻反過來,陰虛陽亢,腳底虛寒,頭頂火熱,陰陽失調的結果造成上實下虛,整個人頭重腳輕,高血壓也跟著來了。要改善這種失衡的體質,白雁老師表示,只要把顛倒的虛實再調順過來,連高血壓的問題都解決了。
心血管疾病患者避免高強度、大流汗的運動
要控制好血壓,調整生活習慣和規律運動是最好辦法。國外研究就發現,持續運動對高血壓患者來說,跟大多數降血壓藥物一樣有效。不過,白雁老師也提醒,有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能做高強度、大流汗的運動,不但容易引發中風,且汗流過多,又會傷了津液和元氣,最好是做像氣功這樣的慢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使血管壁的彈性增強,提高血管收縮和舒張功能,所以也有調節血壓的作用。舉例來說,練功時整個人處在放鬆狀態,配合呼吸,集中意念將內氣向下導引,並把元氣收藏在丹田能量庫,這樣做能充實下元,帶動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回到上虛下實的狀態,血壓也會慢慢恢復正常。
顫掌有效改善微循環,輕鬆控制血壓
白雁老師在全球推廣顫掌法,效果好,反響大,因為招式很簡單,3分鐘做完就能幫血管減壓,微循環變好,身體舒服很多。
顫掌是利用末梢微幅顫動來改善人體的微循環,有助穩定氣血循環,調節血壓和心情,達到預防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效果,並能有效改善疲累,消除痠痛,幫助睡眠,讓身體回復到輕鬆有活力的狀態。
別看只是上下顫動手掌的小動作,大多數人一開始都無法順利做好。白雁老師說:「以我教學三十年的經驗來看,身體循環不好,末梢動作就會不聽使喚,光是顫掌一招,就可以檢測身上已經出現微循環障礙了。」也就是說,改善末梢微循環,對舒緩血管硬化效果非常明顯。
每天練習顫掌調動體內元氣,疏通全身經絡,對調理補養心臟很有幫助,透過柔和簡單的顫掌動作自我調節血壓,每次練完,都可以明顯感覺身體被疏通開來,心情也放鬆了,隨時顫掌幫自己順順氣,調節情緒,舒緩壓力,穩定心情,更重要的是遠離中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