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寬老師/白雁氣功首席講師
我運動,我健康,但是運動不當,也可能會讓人送命!每次馬拉松比賽都看到有跑者倒下,長跑勇奪運動猝死第一名並不讓人意外,不過排名第二的,竟是看起來很溫和安全的高爾夫球,就令人跌破眼鏡了。
日本的研究指出,40歲以下,運動猝死機率最高的是跑步、游泳和足球;40歲以上,則以高爾夫、跑步和游泳的猝死機率最高。
高爾夫球是很多中高年齡熱愛的運動,而且被認為強度低、很安全,沒想到隱藏致命風險。以我將近20年的健身運動教學經驗來看,最危險之處應該是在於高估了自己的身體狀況,沒有量力而為,以及運動前沒有做好暖身。
熱身做好做滿,預防運動傷害和猝死
根據統計,運動猝死最常發生在四種情況下,第一、沒有暖身就馬上運動;第二、劇烈運動完沒有緩衝就驟停;第三、不利的運動環境,如高溫、缺氧;第四、從事自己不熟悉的運動。
我特別強調暖身的重要性,也就是運動前先通過低強度的拉伸動作,來增加身體溫度,促進血液循環,特別是使心血管系統和骨骼肌肉做好運動的準備,可以避免很多運動傷害和運動猝死的發生。
我也發現,一般人在做一些強度較大的運動,如球類、跑步、游泳等,都知道要先熱身,反而是對待強度較低的運動,如高爾夫球只是慢慢走路和輕鬆揮桿,很多人會抱著「用不著特地熱身吧!」的想法。
延伸閱讀:高溫怕中暑更怕心肌梗塞!低強度有氧運動養護心血管是首選
運動心率過快,增加猝死機率
一般認為,劇烈運動會引發猝死,但是運動強度並非唯一因素,在運動過程中,沒有做好暖身,運動過量,或是無視天氣和環境對身體的影響,這些都可能對我們的呼吸、心跳和神志造成損害。
就拿高爾夫球來說,運動強度並不高,但是打完18洞,通常要花4小時,長時間在高溫底下運動,對心臟血管都是很大的負荷。
研究也發現,運動猝死九成以上都跟心臟有關,包括先天性心臟病、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心房顫動等都可能引發休克。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注意,也許達到一定運動強度就有可能引發心臟病。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像是有三高、肥胖、家族病史的人,或是一運動就會胸悶、喘不過氣、運動心跳過快,這些人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比較高。
「預備式」暖身,很簡單卻很必要
在我的養生氣功教學裡,第一堂課教的就是預備式,包括放鬆肩頸、腰腿、手腕腳腕和膝蓋等關節部位,作用就是幫助我們暖身和放鬆。即使氣功已經是公認非常和緩輕柔的運動了,我還是很要求學生每次練功前做好暖身預備。
同時每一次練完功,也一定以收功式結尾,目的是運動後的緩和,給身體一段緩衝時間,調整呼吸、心跳恢復正常。真正安全的運動,一定要包含運動前後的暖身與緩和才完整。
和緩的氣功養生運動,男女老少都可練,在安全的前提下,適合不同年紀、不同體質的運動需求,既達到運動效果,又減少了傷害,還不費力、不疲倦,運動完身體很舒暢。
中高齡回春運動,血管柔軟有彈性
要提醒大家,過了一定的年紀,過度運動和大汗淋漓,對身體其實是一種耗損。我建議中年以後選擇運動,以調養整體的體質更重要。尤其過了45歲以後,很多人已經是三高一族,或出現關節痛、痛風、骨質疏鬆、坐骨神經痛、脊椎側彎等問題,身體狀況比較多。
氣功運動是從內到外的調理,動作輕柔,節奏緩慢,放鬆緊繃的身體,調節呼吸順暢,最適合作為暖身的選項。短短幾分鐘就有感身體升溫,微微出汗,表示已經調動內在氣血循環,運動前的暖身效果就達到了。
以我們道家秘傳回春功來說,不只是暖身,更厲害的是「年經人練了,肌肉會放鬆;中老年人練了,腰骨更軟Q」。我的學生都因為回春功受益,越練身體越柔軟,肌肉、筋骨、血管慢慢回復柔軟有彈性,臟腑機能被活化,達到微調的效果,對增強心血管健康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