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去按摩推拿,會發現肩頸特別緊繃僵硬疼痛,甚至會刮出很多痧。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說:「痧,是瘀結、瘀堵的表現,堵在哪裡,就表示那裡氣血不通」。當身體出現疲倦、痠痛、沉重感,肩頸一定有瘀堵,因為這裡是人體最容易累積濁氣毒素的地方。
我們的脖子上有很重要的甲狀腺,還有很多血管、淋巴分布。肩頸瘀堵,甲狀腺功能失常,會造成代謝紊亂、內分泌失調,還有很多人脖子變粗,肩膀變寬,胸背變厚,以為自己發胖了,其實是代謝功能下降,當經絡不通,淋巴堵住,身材也會變形。
1分鐘自檢脖子堵了嗎?
①在頭髮跟脖子的交接處,會摸到硬塊,按下去會痠痛
②後頸部突起的地方(兩條膀胱經上),有軟塊或硬塊
③頸椎(督脈上)有軟塊或硬塊
8條經脈過頸,不通則痛
白雁老師提到,人體督脈、任脈、胃經、大腸經、小腸經、三焦經、膽經、膀胱經都經過脖子,假使在後頸刮痧,就能刮到督脈、膽經、膀胱經。
長時間伏案工作,都有肩頸痠痛的經驗,久了會延伸到背痛,甚至脖子不能轉,手發麻,這種情形常被診斷為頸椎病,但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心臟供血不足,造成小腸經的氣血虛弱。
白雁老師指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肩頸發緊、僵硬、痠痛,就表示這個區塊氣血不通。例如小腸經的氣血不通暢,肩背、頸椎等部位就會出現疼痛,特別是經常吃冰的、生冷的食物,小腸經藏了寒,氣血凝滯,常發生肩痛、落枕等問題。
這時候試著疏通從脖子到肩膀、手臂到小手指的小腸經路線,或按揉小腸經上面的穴道如肩中俞,可以刺激頸部小腸經氣血運行,就能舒緩疼痛。
肩頸堵塞會引起:
頭暈、頭痛、大腦供氧不足、記憶力變差、血壓升高、睡眠不好、多夢、臉色晦暗、有倦容、長斑、皮膚鬆弛
緊張、用腦過度,破壞內分泌平衡
脖子是大腦的總開關,上注於頭面部的氣血都要通過肩頸,經常用腦過度、思慮太多,會使身體的代謝減慢,形成氣鬱、氣堵,而且這些代謝廢物第一個就堆積在頸部,也就是甲狀腺位置,增加甲狀腺疾病發生。
很多OL、醫生、教師、電腦工程師等經常用腦的人,都有一些共通性,比如不愛運動、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機、三餐不定時、常常熬夜等,這些不良習慣對甲狀腺都是傷害。
白雁老師提到,身體越緊繃,心情越難放鬆,精神容易緊張,而且不良情緒還會反射到神經系統,造成荷爾蒙分泌紊亂,包括卵巢、乳腺、攝護腺、甲狀腺都會受影響。
以甲狀腺荷爾蒙來說,在人體中起到糖代謝、脂代謝的平衡作用。一旦甲狀腺功能異常,除了造成糖代謝紊亂、血脂異常,還會對性腺造成影響,例如男性睪丸發育及性功能障礙;女性則會影響卵巢功能,懷孕及胎兒發育。
人體8大內分泌腺體:
腦下垂體、松果體、甲狀腺、副甲狀腺、胸腺、胰島腺、腎上腺、性腺(卵巢、睪丸)
頭頸正,養護脖子「頂頭懸」
白雁老師提到,氣功調身的標準站姿,第一個要求是「頂頭懸」,就是要頭直頂正,頭若懸梁的意思。想像我們頭頂心的百會穴朝上方,頭往上頂,好像被一條線繩向上拉,也像在量身高一樣,這樣一來不僅頭正直,脖子亦可伸直、伸展、不傾斜。
在非洲、印度和朝鮮等地,人們用頭頂物,或是淑女訓練走路時,會在頭頂上放一本書,作用就跟頂頭懸一樣,只要頭正了,頭頂上的物品就不會掉下來。
《十三勢行功歌訣》中說:「滿身輕利頂頭懸」。我們身體其他部位都是往下放鬆,就只有頭頂要往上才能放鬆、舒展。頂頭懸是全身最輕鬆舒服的姿勢,能分散頭顱的重量,又能鍛鍊肩頸肌肉的力量,肌肉有力才能支撐頸椎;反之,要是頭向下沉,就會壓迫頸、肩、胸腔,造成頸椎、胸椎彎曲。
站姿對了,人看起來挺拔有精神,更重要的是,督脈整個暢通,從尾椎到頭部的督脈,是精髓升降的通道,經脈通暢運行,對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很有幫助。
氣功標準站立式:
收下巴,頭向上拔起。改正坐著打電腦,下巴往前伸的習慣,減少對頸椎施壓。

調節內分泌,疏肝排濁通肩頸
身體勞累最先反應在肩頸,肩頸不通,內分泌失調,整個人都會顯老,臉浮腫、雙下巴、皮膚暗沉、頸部鬆弛。還會出現腰痠背痛、腿腳無力、容易疲勞、暴躁易怒、肥胖,女性可能會有經痛、月經不調、婦科感染、子宮肌瘤等婦科問題。
白雁老師指出,身體通道會堵塞,情緒刺激是很大原因,而內分泌失調,又會加重不良情緒,尤其女性對情緒壓力更為敏感,很容易影響甲狀腺激素分泌。建議多練大雁功、神奇顫掌功這類加強疏肝排濁,又能放鬆肩頸的功法,對預防甲狀腺疾病很有幫助。
白雁老師說,練功最大好處是暢通身體管道,經絡通,排濁能力增強,自身免疫力也提高;第二個好處是穩定情緒,有調節壓力的效果,練功後精神愉快,心情舒暢。肩頸疏通後,會發現痠痛消失,肩膀活動靈活,頭腦清醒、輕鬆,容易入睡,睡眠品質變好,記憶力提升,整個人臉色紅潤有光澤,肩背部變薄,線條更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