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在公司體檢時發現到甲狀腺結節,她一下就慌了,擔心會不會得了癌症?嚇得她趕緊安排到醫院檢查。醫生要她先別慌,其實甲狀腺疾病發病率很高,在超音波篩檢中,女性發現甲狀腺結節的比率,從20%到76%都有(缺碘地區比率越高)。但是95%的甲狀腺結節都屬於良性,5%有可能是惡性腫瘤,需要進一步檢查。
女性甲狀腺健康大調查
①50歲以上女性,至少有一半有甲狀腺結節
②甲狀腺腫瘤在女性的發生率約是男性的3~4倍
③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在女性的發生率更是高於男性的7~10倍
50歲以上女性,一半有甲狀腺結節
聯新國際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林晏甥指出,根據全球的流行病學調查,甲狀腺疾病,無論是結構的異常或荷爾蒙的異常,都好發於女性。例如甲狀腺癌,就是台灣女性第5大好發癌症。
很多女性患有甲狀腺疾病,自己卻不知道,這跟甲狀腺功能失衡無明顯症狀、進程緩慢、病程較長,很容易被忽視有關。為什麼甲狀腺疾病好發在女性身上呢?目前醫學界雖然沒有確切答案,但是最常被推論的兩大原因是雌激素與遺傳。
- 雌激素刺激
甲狀腺是內分泌器官,甲狀腺荷爾蒙對卵巢影響很大,也是胎兒發育時不能缺少的荷爾蒙,女性在生理期、懷孕、生產、停經各階段,都與荷爾蒙息息相關。
林晏甥醫師表示,男女在生理構造上最大的差異就在於生殖系統,女性擁有卵巢,卵巢會製造雌激素。特別是20~45歲的女性,雌激素水平處在高位,是甲狀腺疾病的高發群體,因此科學家推論,女性雌激素可能是致病因素之一。
雌激素中最重要的是雌二醇(estrodial),近代醫學研究發現,人體的良性甲狀腺結節與惡性甲狀腺腫瘤的組織中有雌二醇接受體的存在。目前已在人體外的試驗中發現,雌二醇可以透過直接與雌激素接受體結合,或是間接通過信號傳導途徑刺激甲狀腺腫瘤細胞的增生。
此外,女性對壓力更敏感,還有愛吃海藻類等高碘食物,也可能導致內分泌紊亂,容易引起甲狀腺增生活躍,增高女性甲狀腺疾病發病率。
- 遺傳基因
在自體免疫甲狀腺疾病中,葛瑞夫茲氏病以及橋本氏甲狀腺炎有家族遺傳傾向,跟基因有一定關係。而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女性,在懷孕後也容易發生母體及胎兒健康不良的情況,孩子對甲狀腺疾病的易感性也較高。
林晏甥醫師指出,醫學研究發現女性懷孕期間,免疫系統會進行調整,提高對胎兒細胞的接受度,防止對胎兒的排斥反應。產後,母親的免疫系統會再次進行調整回到懷孕前的狀態,過程中可能因免疫系統反彈過度而引發產後甲狀腺炎(post partum thyroiditis),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或甲狀腺功能亢進。
另一方面,留在母親體內的胎兒細胞,醫學上稱為微量胎兒微嵌合體(microchimerism),也有可能會引發母親的自體免疫疾病。
易感體質有3種,都因氣血失調
氣學養生專家白雁老師指出,女性最容易氣堵和血瘀,特別是氣鬱型、血瘀型、氣虛型體質,女人最常見的3種氣血失調問題,也是甲狀腺疾病的易感體質。
1.氣鬱體質,是典型的氣堵,氣不通。特徵是經常情緒低落、愛嘆氣、易受驚嚇,時常胸悶、喘不過氣。長期受精神壓力和負面情緒影響,會出現中醫說的「肝氣鬱滯,痰阻血瘀,輕則胸脇脹痛,重則血瘀痰阻成為結節」,比一般人更容易患甲狀腺疾病。
2.血瘀體質,有面色晦暗、唇色深、皮膚粗糙、會痛經、容易瘀青等特徵,因為氣堵造成循環變差,血慢慢開始瘀堵結塊,就會在身上長出肉瘤、腫塊。很多甲狀腺結節的病人,同時也有乳腺結節或子宮肌瘤的問題。
3.氣虛體質,十個女人九個虛,身體能量不足,氣就容易阻滯,也無力推動血液循環,這時就容易血瘀,血瘀再造成增生,如脖子出現甲狀腺結節、囊腫。
氣功學常說「氣行則血行,氣血行,則百病除」。身體的元氣旺盛起來,才有活血化瘀的能力。相反的,體內氣虛,整個人有氣無力、疲倦乏力、感冒不斷,身上也容易長疣、息肉、脂肪瘤。
養護甲狀腺,女人才有漂亮本錢
白雁老師表示,甲狀腺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調節新陳代謝,女人想要健康美麗,需要良好的代謝能力,才能將飲食轉化成能量。
一旦甲狀腺功能異常,內分泌、新陳代謝就會失常,例如會影響體重,很難減重;身上脂肪增加,能量卻不足,容易疲累、手腳冰冷;也會影響心理,常常感到憂鬱、不安。
甲狀腺機能下降,還會造成女性荷爾蒙無法正常代謝,對月經和生育影響很大,包括女性排卵、月經不正常,甚至不孕或流產,所以女性愛自己,先要養護好甲狀腺。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