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3個兒童就有1人鼻子過敏,尤其在天氣多變的春季,或季節交替時都很容易誘發過敏。
養生專家白雁進一步說明,像台灣、香港,還有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氣候濕度都偏高,很容易產生黴菌、塵蟎。而且空氣污染日益嚴重,有許多的刺激性懸浮微粒,使過敏發病頻率越來越高。
約5成過敏兒每周至少發作1次,有的天天發作,對生活、學習造成嚴重影響。
鼻子過敏主要是肺、脾失調
白雁指出,其實人體本身有抗過敏的能力,過敏嚴重的人,主要是身體不平衡了,體內陰陽失衡。而鼻子過敏從中醫理論來講,主要是肺氣不足、脾虛造成的。
① 肺氣不足鼻子過敏
白雁表示,當一個人身體有寒氣,會藉著打噴嚏、流鼻涕,將肺的寒氣排出去。中醫說:「肺開竅於鼻」,鼻子過敏就是肺虛的典型反應。肺系統掌管我們全身「氣」的汰舊換新,一旦肺的功能減弱,氣會凝聚在「竅」,如鼻子、眼睛、喉嚨上,就形成了過敏的反應。所以鼻子過敏其實不是鼻子的問題,而是肺的問題。
明代《證治要訣》說:「清涕者,腦冷肺寒所致。」意思是說,肺氣虛弱,衛表不固,風寒乘虛而入,犯及鼻竅,邪正相搏,肺氣不得通調,津液停聚,鼻竅壅塞,遂致噴嚏、流清涕。
② 水濕內生造成脾虛過敏
中醫五行學說認為,脾屬土,脾就跟土地一樣,很容易吸水,所以太多濕氣侵入體內,最容易損傷到脾。
中醫說脾主運化,具有運化水穀精微和水液代謝的功能,把食物轉化成氣血能量,才能滋養我們的皮膚。但是脾胃功能虛弱的人,對食物及水濕運化能力都很差,使濕邪長期滯留體內。水濕內生,脾濕久了就會變脾虛,身體的水液不能正常代謝出去,最後就會表現在外,例如鼻子過敏、起疹子、長痘痘、頭臉油膩等。
另外,肺主呼吸之氣,脾管氣血運化之源,中醫說肺與脾為母子關係,肺屬金,脾屬土,脾土能生肺金。脾不好,就不能養肺金,肺氣就會不足,導致皮毛不固(肺主皮毛),身體就容易受外邪侵入而生病過敏、感冒等。
養成3個習慣,抗過敏從生活中做起
針對鼻子過敏除了去看醫生,很重要的是,得從生活中積極改善做起,而且許多專家都呼籲要加入運動調養。
①不光腳在地上行走
中醫說:「百病從寒起,寒從腳底生。」小孩非常喜歡光腳,如果有過敏狀況,父母要陪著小孩改掉這習慣,在天冷的時候,更要做好保暖工作,寒氣一旦入侵就容易引發過敏。
如果不幸受寒引發過敏,接下來再用吹風機吹一下後背及脖子,然後用手把脖子搓到熱,對改善過敏狀況有幫助。
②不碰冷飲、少吹冷氣
一年四季改喝溫開水。冰品冷飲入肚,在體內會囤積濕寒之氣,會傷到脾胃,影響運化、水液代謝失常,也是在破壞身體的平衡。
白雁說:「每次親子大雁的課,總會有不少的小孩,鼻子過敏、皮膚過敏的小朋友。我都告訴他們的父母,除了練氣功以外,只要能夠忍住一個夏天不吹冷氣、不吃冷飲冰品,小朋友的過敏就會明顯好轉,大人也是一樣。」
大部分的父母只要有決心,經過驗證,效果非常明顯。戒掉壞習慣,才是健康長久維持的法則。
不求人的「虎爪功」,有恆鍛鍊,調動肺氣、提升脾胃功能。
③氣功運動讓身體回到平和
從氣學角度來說,身體只要陰陽平衡,就會是健康平和的狀態。而鼻子過敏是身體濕寒比較重,造成陰盛陽衰,要找回身體平衡,其實運動是很好的調整方式,例如方便不求人的氣功,是可以讓人持續鍛鍊的。
白雁分享,氣功持續輕柔緩慢的動作,進行的過程中會感覺想打鼻子癢、想打噴嚏……代表陽氣被調動起來,再通過流汗、打噴嚏把身體的寒氣排出去。只要人體的陽氣升起來,肺、脾的運轉就不會失常,對過敏就有更好的抵抗力。
另一方面,練氣功改變呼吸方式,從短、淺、急促的呼吸,慢慢練功後會變成深、長、均勻的呼吸,能改善肺虛。很多肺虛體質的人練功後,身體變溫暖,容易出汗,呼吸比較順暢。建議多練「虎爪法」,能有效調動肺氣,達到排痰、清黏液的作用,幫助呼吸順暢,自然能改善鼻子的問題。
特別提醒:生病一定要看醫生,並遵循醫生指示治療。而氣功運動,是養生的一種方式,可以用來輔助調理身體。
「虎爪法」功法步驟
1.兩腳比肩膀寬,平行站立
2.兩手先學習成為虎爪手形,五指張開並且微微用力抓扣,
3.兩手掌心朝外,放在胸前氣戶穴道,
4.身體微微蹲坐,兩手開始向外推出,同時嘴巴發出「哈」音,
5.盡量向前傾並且手伸直,
6.然後身體放鬆,兩手從身體側面畫圓然後還原回到胸前,
7.如此反覆重複3-7次,
8.最後兩手放鬆,手掌心相交疊放在小腹上,眼睛閉上,站立數30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