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孝順」成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我與父母的病痛交織
我叫慧亭,今年四十歲。我的母親在我三十歲那年,因為心臟問題經歷了一場九死一生的手術。那時,她胸口極度不適,說話會喘,檢查發現好幾條動脈嚴重阻塞,必須緊急開刀裝設心導管。手術從清晨開到午夜,當她被推出手術房時,全身插滿管子和儀器,那一幕至今仍深深烙印在我腦海中,彷彿多年前對母親脫口而出那句氣話:「妳不要到了有一天只能躺在床上,連自殺的力氣都沒有……」赤裸裸地應驗了。
更讓我心力交瘁的是,術後母親的病情並沒有好轉,持續住在加護病房,身體不斷積水,甚至需要洗腎來排水,並再次動了「心瓣膜重建」手術。雪上加霜的是,我患有糖尿病和肝硬化的父親也同時住院,腹部積水需要抽水。那段日子,母親住七樓,父親住五樓,醫生甚至會半開玩笑地問我:「妳的父母怎麼都在住院?」那種無力感,真的只能苦笑放在心裡。
母親轉到普通病房後,真正的「負擔」才開始。龐大的醫藥費和看護費,我和哥哥的信用卡都刷爆了,甚至借了信貸,最後只好求助社工申請中低收入補助。但金錢上的壓力,還比不上母親的「無言」。開刀後她不願再多說一句話,或許是用「無言」來抗拒病痛吧?我每天下班後趕到醫院陪伴她,對她說話,試圖讓她好受一些,然而我的親力親為換來的卻是無助和無力。直到母親離世,回想起她的一生,我暗自告訴自己:我的晚年,絕對不要只能坐在輪椅上,不能動、不能說話,需要人看護,更不要拖累家人。
擺脫「藥罐子」:我與寒性體質的抗爭之路
或許是從小看著父母親身體不好,在我二十幾歲時,就對「健康」有著強烈的渴望,但也曾經走了不少冤枉路。我從小就是個「藥罐子」,國中為了聯考,聽老師建議喝人參茶補氣,結果喝成了寒性體質。誇張到夏天吃完冰,必須馬上抱棉被,晚上不吹冷氣、電風扇,還要再抱棉被才能睡得安穩。二十幾歲起,我便不再吃冰、喝冰水,只喝溫開水,身邊的同學都笑我是「老人家體質」。
寒性體質帶來的困擾,簡直數不清:
- 頭痛: 只要下雨頭上滴到雨水,很快就開始打噴嚏、頭痛,最嚴重時甚至需要吃兩顆普拿疼加強錠。
- 經期不順: 月經量前兩天爆多,後四天卻滴滴答答,看中醫吃水藥也沒用,西醫開黃體素也無濟於事。
- 消化問題: 肚子脹氣是家常便飯,打嗝的聲音更是像演奏會中突兀的「放炮」,同事都笑我是「牛蛙叫」。
- 情緒易怒: 我的易怒脾氣常常讓身邊的同事既擔心又尷尬。
為了健康、愛美和維持身材,我嘗試過各種運動,包括有氧、瑜伽、健身等,但都無法持久。原因很簡單,這些運動容易受到時間、空間、地點、交通、天氣等外在因素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它們都無法改善我氣血的問題,而且練起來身體容易浮腫,並不是長肌肉。直到有一天,同事傳來彥寬老師在《健康2.0》節目中示範「顫掌七式」的影片,還有那本《神奇顫掌功》。我跟著練,感覺還不錯,於是上網看了更多白雁氣功的影片,越練越有興趣,最後下定決心報名學功。
奇蹟發生!白雁氣功讓我的老毛病「一去不復返」
我的氣功初體驗是「和氣舒壓法」。果然不出所料,第一堂課的年齡測試,我的筋骨就過不了關,彎腰時手摸不到地板。但聽說「和氣功」對女生婦科問題相當有效,我非常認真地每天練習。俗話說「百病皆生於氣」,氣有「四不調」:氣虛、氣堵、氣濁、氣逆。我練沒多久,我的睡眠問題就改善了,過去的翻來覆去睡不著,上班時間直打瞌睡等種種問題都不再出現。
「回春功」是我學的第一個系統功法。因為我有點駝背,所以練回春功時特別辛苦,怎麼轉身也轉不過去。但為了「守住青春」、「抗老」,再怎麼辛苦我也要練下去。從和氣功到回春功,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我的經期就已恢復正常,也不再脹氣,同事甚至打趣說:「怎麼好久沒再聽到妳打嗝了?」
回春功的功力真的非常神奇。我以前練過重訓,那時怎麼練腿部肌肉也沒太大感覺,但練了回春功之後,卻能讓我「鐵腿」(台語),這實在太神奇了!可見回春功是真真切切練到核心肌群的。今年,我也終於達成心願,彎腰手能碰到地了,這股「回春」的感覺實在太美妙了!
點亮心燈:蓮花養心法,帶我找回內心的平靜與愛
曾經面對父母生命的消逝無常,曾經緊密相連的親人已不在身邊,從不能接受到接受,我對生老病死有了更深的體悟。在練習「蓮花養心法」時,白雁老師帶功時說的每一句話都讓我深深自省。當她說到:「眼睛看著手中父母的慈愛,感念父母的恩德」,我都不禁流下淚來。過去我脾氣很壞,不懂珍惜父母在身邊時的幸福,常常直言不諱。而今,我非常非常想念他們。
以前的我沒有耐心、易怒。任何人任何問題,只要來問第二次,我會立刻回嘴責備,並告知對方不用心。在路上看到不順眼的事,我也會在路邊和陌生人爭執。我的初念從來就不是「善念」,我甚至曾經搭計程車,如果司機開車亂開讓我感到不滿意,我會在心中默念:「他今天做不到生意!」
白雁老師說:「當烏雲遮住了太陽,人心是改變一切的關鍵。轉念思考,一切都由意念主導,開心生活就在轉念之間……」我每天聽著白雁老師的帶功音樂練習蓮花功,我的心漸漸柔軟,也開始心平氣和。我學會在每一件事情發生的初念時,先深呼吸三秒鐘,再耐心地回答別人的問題。久而久之,周圍的氣氛也開始祥和起來了。
身體長期病痛的人,是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的。回想我三十歲時,頻繁地陪父母進出醫院,看盡人生病死,當我們倒數著能相聚的時光,才能真切明白,「平安健康」有時候是一種奢求。我每天堅持練功,非常珍惜每一次能練功的機會,無論是團練或複習課我都參加,就算我沒有慧根我也要會跟。我可以從身體的肢體越來越柔軟、越來越靈活及強韌,看到自己的認真與付出,把「練功」這件事做到最好,我要成為「最好的自己」!
健康的活著,就是最大的富有!
在來到旅行終點站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無常。很多時候,我們會喪失信心,逃避人生與責任,讓自己「帶刺」來掩蓋心中的無助,讓別人不敢靠近。其實,任何事都比不上「健康的生命」。當自己還活著,就比已離開這個世界的人擁有的多很多,至少我們每天都能享受陽光,呼吸新鮮的空氣。
就讓我們再次雙手合掌,感恩上天賜予我們面對病苦的勇氣,用「練功」讓我們享受健康帶來的生命富足。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