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場看似普通的流感過後,惠菊總覺得身體哪裡不對勁,說不上來的不舒服。就在百思不得其解之際,她在YouTube上偶然滑到白雁老師的影片。好奇心驅使下,她跟著影片比劃起來,卻發現有些動作怎麼也做不到位。但奇妙的是,每次練習後,身體總會湧現一股前所未有的感受。她當時以為這是感冒留下的後遺症,便想或許能透過學習更深入的功法來改善。
於是,她購入了白雁老師撰寫的《神奇顫掌功》,希望能從書中找到答案,突破瓶頸。而這一次的購買,竟意外地附贈了兩小時的入門體驗課程,讓她初識了「和氣舒壓法」。更關鍵的是,一句來自學姐充滿信心的話:「你學了之後會感謝我!」深深觸動了惠菊,讓她下定決心開始系統功法和六音辟穀等更深入的學習。
氣感初體驗:心境平和先報到
在學功的初期,雖然教練和學長姐們常常提到「氣感」,但惠菊在練習「和氣舒壓法」和「蓮花養心法」的過程中,甚至持續練習了一段時間後,仍然對「氣感」感到一頭霧水,不知道那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然而,身體的變化卻是實實在在的。最明顯的是情緒的轉變——以前的她,只要遇到一點點出乎意料的狀況,就容易像火山爆發一樣大吼大叫來宣洩情緒;但練功後,她竟然能心平氣和地面對突發事件。
雖然她弄不明白這種改變是如何發生的,但這種內心的平靜,卻堅定了她繼續學功的決心。她分享了一個近期的例子:「今年六月,我遇到自己害怕的小動物,以前的我肯定會嚇得歇斯底里。但那一次,我雖然還是很緊張,卻沒有失控尖叫,反而覺得有地方可以練功真是太幸福了!甚至連我練功的組合都因此有所調整,不再執著於一定要練完整套的大雁或回春,練起功來反而更享受、更快樂了。」
學功初期的感受
- 練功前: 身體不適,情緒容易激動。
- 初練時: 對氣感陌生,但感受到情緒明顯平靜。
- 轉變: 從易怒到能心平氣和面對突發狀況。
從夜晚的憂鬱到白天的陽光:練功點亮內心
惠菊學功後最大的改變,莫過於正面想法的增多。她坦言,學功前的自己,白天看起來或許陽光開朗,但一到晚上,思緒就會變得灰暗,容易怨天尤人。然而,學功後,只要有練功,她就會感到由衷的快樂;但如果那天沒有練功,心情就會變得黯淡。這種明顯的對比,也成為她持續練功的強大動力。
此外,工作帶來的腰痠背痛等亞健康狀況,在練習「和氣舒壓法」一段時間後也得到了顯著的改善。更令人驚喜的是,惠菊的工作場所溫度非常低,即使穿著羽絨衣工作,長時間下來身體仍然會感到寒意。但她發現,只要在中場休息時練習「周天顫掌」,身體的溫度就能迅速回升,讓她切實地將功法運用到了日常生活中。
緩慢中的領悟:氣感的神秘面紗
惠菊第二次擔任義工課室服務的功法是「蓮花養心法」。這個功法的動作緩慢,卻需要一定的韌性。在服務的過程中,她跟著大家一起練習,突然間,她的手中開始感覺到一股溫熱的能量在流動——她終於感受到氣感了!
那一刻,惠菊恍然大悟:「原來要慢,才能感受到氣啊!」從那之後,她也將這個領悟融入到每天的練功中,「氣感」這件事,對她而言,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神秘體驗,而是練功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感受。
重溫經典:在「慢」中找回大雁的靈魂
2022年的大雁課程,雖然是惠菊的再次重修,但對她而言,更像是一次全新的學習。透過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和教練們耐心細緻的複習,她不斷被提醒和強調起式的關鍵——先是膝蓋微微彎曲,然後是臀部和腰部緩慢地向下沉,呈現出沉穩的熊式,同時打開命門,整個動作的要領在於「慢」。
藉由一次又一次專注於「慢」的練習,惠菊現在在練習大雁功的一開始,就能清晰地感受到氣的流動,那種由內而外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學功後的身體與心靈轉變
- 情緒: 從夜晚憂鬱轉為白天陽光,練功帶來快樂。
- 健康: 腰痠背痛等亞健康狀況得到改善,透過顫掌溫暖身體。
- 氣感體驗: 在緩慢的蓮花功中初次體驗氣感,並將其融入日常練習。
- 大雁功的深化: 透過複習,更深刻體會「慢」的精髓,練功時更容易感受到氣。

「333」的神奇連結:練功路上的溫暖同行
在義工培訓時鼓勵大家尋找練功夥伴,先組成三人小組,再由三個小組組成一個九人互助群組。透過這個「333」群組,大家不僅能認識一起學功的學長姐,更能互相交流資訊,包括義工服務的機會、查功、團練活動的報名,甚至是否要參加複習課、辟穀等等,都可以互相討論、彼此鼓勵。
惠菊加入了這樣一個「333」群組。雖然平時群組裡並沒有頻繁的互動和訊息交流,但偶爾會有學長姐分享練功的感受,或是參加複習、團練、查功等活動的心得。例如,之前惠菊提到自己一直報名不上義工服務,之後群組裡的其他學長姐就會每個月主動貼出義工服務的資訊,提醒她趕快去報名。惠菊也不希望自己在群組中落後或掉隊,只要時間允許,她就會積極參加群組團練,也會考慮是否要報名複習課。正如白雁老師所說,今年是學功年,她也報名了大雁和高級班的複習課程。
惠菊深刻體會到,能與學功時間相近的學長姐們互相扶持、一起練功、交流資訊,是人生中非常美好的相遇。他們不僅能成為彼此的好友,更是練功路上互相提醒、攜手前行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