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天氣頻繁進出冷氣房,或是太陽底下曝曬又猛喝冰冷飲料,很容易同時中了熱邪和濕邪,會增加中暑、感冒、過敏發生。
過敏體質的大人小孩怕冷又怕熱,天氣熱一流汗,有人開始皮膚癢、起紅疹;冷氣吹了一夜,起床就要打噴嚏、流鼻水。
一般都認為,過敏在秋冬或季節轉換時發作,其實,高溫潮濕的氣候,也常常誘發過敏。加上吹冷氣、喝冰水的行為會增加過敏發生,引發咳嗽、氣喘,還有汗疹、皰疹、濕疹等皮膚問題都變嚴重。
肺氣不足 鼻子過敏
說到過敏,很多人認為是鼻子的問題,以過敏性鼻炎來說,主要症狀就是打噴嚏。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指出,當一個人身體有寒氣,會藉著打噴嚏、流鼻水,將肺的寒氣排出去。所以過敏性鼻炎其實不是鼻子的問題,而是肺的問題。
中醫說「肺開竅於鼻」,鼻子過敏就是肺虛的典型反應。肺系統掌管我們全身「氣」的汰舊換新,一旦肺的功能減弱,氣會凝聚在“竅”,如鼻子、眼睛、喉嚨上,就形成了過敏的反應。
白雁老師說明,練氣功改變呼吸方式,從短、淺、急促的呼吸,慢慢練功後會變成深、長、均勻的呼吸,讓肺的功能變好,肺虛的問題就能改善。很多肺虛體質的人練功後,身體變溫暖,容易出汗,呼吸比較順暢,皮膚狀況也變好。
濕重脾虛 皮膚過敏
濕熱也會引發過敏,例如有些過敏性鼻炎患者從肺來論治,清熱瀉火卻不見效果,很可能就是脾虛引起的過敏,也就是濕邪阻滯陽氣上升,陽氣瘀滯上不來,就老是會有濕熱、上火、過敏等問題。
過敏主要是身體不平衡了,西醫說法是免疫失衡,中醫則是說體質失衡。比如濕熱體質的人通常都有脾虛的問題,就很容易發生皮膚過敏。
白雁老師指出,特別是平時少運動,氣血循環差的人,本身不易排汗,就容易長痱子、濕疹、腳氣、汗斑、手足癬、帶狀皰疹等,根源就是濕氣重。
微出汗 改善過敏體質
白雁老師表示,要調整人體的氣血循環,流汗是最重要的指標。長年待在冷氣房的人,幾乎不怎麼出汗,長期下來,漸漸形成不易流汗的體質。身體不知冷也不知熱,也就慢慢喪失了調節溫度的能力,只要天氣一變化,或是頻繁進出冷熱溫差大的環境,身體就容易適應不良。
可是流汗也不是流越多越好,舉例來說,當天氣炎熱或劇烈運動時,身體為了調節溫度,一下子大量排汗,此時的汗水顆粒大、濃度高,身體也流失許多礦物質,反而容易消耗人體的元氣。
而慢運動的特色是讓身體微微出汗,白雁老師以練氣功為例說明,持續輕柔緩慢的動作,從體內先開始升溫,能有效提升體內溫度,汗水顆粒小,卻像蒸氣一樣遍佈全身,就算天冷練功也一樣會微出汗。
不要小看這種微流汗,練功20分鐘就能讓整件衣服都濕透,甚至汗液出現藥味或顏色,達到深度排毒的效果。白雁老師強調,每天讓身體出出汗,提高血液循環與代謝功能,身體的調節能力增強,就能讓人體維持在健康平衡的狀態。
練功終結了我40年的鼻過敏
過敏性鼻炎困擾我整整40年!只要天氣一變化,或是連日下雨,甚至被花粉、香水等香味刺激到就開始打噴嚏,接著眼淚鼻涕流個不停。中西醫吃藥、打針、針灸、噴劑都試過,都只能暫時壓制住症狀,卻不能讓過敏不發作。
長期吃抗過敏藥讓我整天昏沉沒精神,加上退休後沒有運動習慣,不但過敏更嚴重,身體也開始這裡痛那裡痛,心情更是經常鬱悶,直到孩子們說服我一起練氣功。
吃了40年的抗過敏藥,剛開始我流的汗又酸又臭,隨著汗味慢慢變淡,過敏竟然不再發作了。現在的我精神特別好,心情也變好,連皮膚都變光滑紅潤,練氣功這麼神奇,我每天練的更勤快了。(學員杜小姐)
循環顫掌法,減少感冒及過敏
循環顫掌法對疏通經絡,促進新陳代謝和氣血循環很有幫助,可以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大幅降低感冒過敏機率。
1.兩腳比肩膀寬,身體微蹲坐。兩手從身體中線開始緩慢向上向外顫掌畫圓,同時緩慢起身。
2.到兩手顫掌過頭時,腳跟抬起。兩手從身體外側畫圓落下時,腳跟落下,身體再慢慢蹲坐。
3.反覆7次後回到平行站立式,兩手放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