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節氣,春雷響起,還在冬眠的爬蟲走蟻都應聲而起。人類雖然不冬眠,但是我們身體的陽氣在冬天也悄悄蟄伏在體內,一到了春天,就像百蟲蠢蠢欲動著要破土而出一樣,陽氣也要從體內生發出去。
這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代表春天的生發之氣,是生命的動能。在這個萬物復甦的季節裡,人們也應該精力體力旺盛才對,可是很多人卻感覺最近特別疲倦,晚上睡不好、早上睡不醒、整天都睡不飽,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表示,這跟陽氣生發不足有關。
【節氣小百科】驚蟄一過萬物醒
驚蟄過後,天氣轉暖,小蟲卵也開始孵化,病毒細菌容易孳生,病邪增多最考驗個人的抗病力強弱。很多人在春季容易罹患像是流感、水痘、帶狀皰疹、流行性出血熱等傳染病,說明體質較差,需要好好鍛鍊身體。
春雷不只將小蟲子、小動物喚醒,就怕「小人」也紛紛出籠!所以古時民間有在驚蟄日「打小人」的習俗,開春就要把小人打跑,驅逐霉運,有為這一年求來好運的寓意。直到現在,香港、廣東一帶都還保有這個習俗。
其實藉著打罵小人發洩情緒,可以舒緩壓力,就有疏肝的作用,而人體陽氣要能生發的好,靠的就是肝氣的疏泄作用良好。
陽氣生發,養出氣血能量
白雁老師指出,很多人還延續冬天晚睡晚起的習慣,錯過一大清早陽氣生發的最佳時機,人體的生發之氣沒被啟動,陽氣生發不足,人就容易出現疲倦、昏昏欲睡、頭暈等「春睏」症狀。
早上太陽升起,人體的陽氣也開始升起,所以我們應該跟著太陽起床,同步生發陽氣,這時候不適合再睡懶覺了,早睡早起呵護好生發之氣,就是在養護陽氣。
所謂「喜能生陽」,當然鬱悶之心就會遏阻陽氣了。白雁老師建議,每天起床之後,以輕鬆愉悅的心情練習氣功,讓新陳代謝活躍起來,對於陽氣生發順暢有很大幫助。當身體的陽氣能生也能發,充足旺盛又運行順暢的陽氣還會把蟄伏在體內的邪氣給逼出來,各種慢性病都有機會逐漸康復。
所以中醫特別重視春夏養陽,我們要養的其實就是氣血能量。因為一年之計在於春,要養出充足旺盛的氣血能量,就要在春天開始播好種子,疏通良好後氣血能量會慢慢增多,在驚蟄日做好陽氣生發就是最重要的播種工作。
節氣養生TIPS:2大行動力過驚蟄
吸收陽氣,戶外踏青去
白雁老師建議,春季要多接近大自然,到戶外踏青,踩一踩草地,曬一曬太陽,吸收大自然的陽氣,既能幫助身體甦醒,又能讓心情舒暢愉悅,有利於肝氣暢達,整體循環變好,人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都會增強。
膀胱經多伸展,疏發肝氣
春天是生發的季節,適當運動能幫助陽氣生發。在我們全身的經絡中,足太陽膀胱經的最大作用就是生發人體的陽氣,所以多伸展背部膀胱經,以及腿部肌肉筋骨的舒展,有利於膀胱經暢通,能提升人體陽氣生發。
白雁老師提到,和緩的氣功運動最適合春天,不會過度消耗,又有助陽氣生發。例如EnerQi大雁功就以舒展身體的筋骨和經脈為主,幫助肝氣疏泄,還能達到養筋和養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