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與顏色:梳理情緒的能量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七情」指的是人類的七種基本情緒: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種情緒如同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調色盤,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豐富的色彩與深度。在白雁老師的七星心法中,這七種情緒被賦予了不同的顏色,通過顏色的視覺化來幫助我們認識、感受並最終梳理和淡化這些情緒。
七情與色彩的對應關係
喜——紅色之光
喜悅在正向時是創造力和幸福感的源泉。就如同貝多芬,即使在失聰的狀態下,仍能在音樂創作中找到無限的喜樂。紅色象徵這種溫暖、活躍的正向能量。
然而,當喜變得濃度過高,它可能轉變為對刺激的不斷追求,如賭博、藥物成癮等。這種狂喜會讓人停不下來,總想「再嗨一次」,最終導致沉迷與失控。
通過白光淡化紅色,我們能保留喜悅帶來的創造力與幸福感,同時避免陷入過度興奮的漩渦。
怒——綠色之光
怒氣在適當時是行動力和正義感的催化劑。正如甘地面對英國殖民統治時,將憤怒轉化為和平抗爭的力量,最終為印度獨立奠定了基礎。
但怒若過度,則會傷害他人甚至自己,小則損傷肝臟,大則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過錯。綠色象徵這種燃燒、爆裂的情緒能量。
白光淡化綠色,幫助我們保留怒氣中的正義與行動力,同時避免其破壞性的一面。
憂——藍色之光
憂慮在正向使用時,體現為謹慎和周全。如邱吉爾在二戰前對納粹威脅的警覺,使英國能在戰前做好充分準備。
然而,憂若過度,則會變成焦慮和擔憂,讓人寸步難行。如那位不斷修改畫作十年之久的畫家,因過度追求完美而始終無法完成作品。藍色象徵這種沉溺、窒息的感受。
白光淡化藍色,幫助我們保留憂中的謹慎,同時避免陷入過度擔憂的泥沼。
思——橙色之光
思緒過重時會形成一種橙色的光,代表著糾結、困惑、批判和混亂。這種情緒讓思緒如同一團亂麻,理不清頭緒,無法做出決定,感到疲憊不堪。
通過白光淡化橙色,我們可以梳理思緒,讓頭腦恢復清晰和決斷力。
悲——土色之光
悲傷帶來的是土色之光,代表著沉重、空洞、壓抑、遺憾、自責和絕望。這種情緒讓人感到心如刀割,彷彿失去了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無法自拔。
白光淡化土色,幫助我們從悲傷中走出,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力量。
恐——灰色之光
恐懼產生的是灰色之光,象徵著黑暗、冰冷、威脅、驚悚和無助。這種情緒讓人感到顫抖,彷彿身處無盡的深淵,完全的泥沼,一點不透光,連呼吸都感到困難。
白光淡化灰色,幫助我們面對恐懼,找回安全感和勇氣。
驚——黑色之光
驚嚇在正向時可以打破常規思維的束縛。如牛頓被蘋果砸中頭部的那一瞬間,激發了他對萬有引力的思考。
但過度的驚嚇會產生黑色之光,代表著錯愕、衝擊、失神、慌亂和迷惘,讓人感到被吞噬,動彈不得,呼吸急促,心跳加速。
白光淡化黑色,幫助我們從驚嚇中恢復,同時保留其可能帶來的創新思維。
情緒梳理的方法
在七星心法中,我們通過以下步驟來梳理情緒:
- 想像自己沐浴在溫暖的白光中,如同初升的太陽,充滿祥和與平靜。
- 感受這股暖流流遍全身,從頭頂到腳趾。
- 想像心中有一股特定顏色的光,代表某種情緒。
- 吸氣,讓溫暖的白光進入身體。
- 呼氣,讓白光淡化那種顏色,同時帶走那種情緒。
- 重複幾次,直到感到輕鬆自在,充滿力量。
這個過程採用1:2的呼吸法,即吸氣4拍,呼氣8拍,讓白光充分淡化情緒的顏色。
情緒梳理的意義
轉化而非排除
重要的是,這個過程不是排除情緒,而是轉化情緒。情緒本身不是「濁氣」,不是要排出體外的廢物,而是能量的一種形式。如果一味排除情緒,人反而會變得冷漠,甚至更加封閉。
淡化而非消除
我們的目標不是消除情緒——情緒是生命的自然部分——而是淡化過於濃烈的情緒,讓它們不至於主導我們的思維和行為。就像時間能淡化傷痛一樣,我們通過修練加速這個過程。
平衡而非壓抑
每種情緒都有其正面和負面的表現,關鍵在於平衡。當我們能夠維持情緒的平衡,不被極端情緒所控制,就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結語:情緒能量的轉化之道
情緒本身既非好事也非壞事,它們是人之常情,是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動。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往往同時存在,宛如一枚硬幣的兩面。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壓抑或否認情緒,而是學會梳理和淡化它們,將濃烈的情緒能量轉化為推動我們前行的動力。
白雁老師秉持「功為本,德為先」的修煉理念,告訴我們情緒梳理是一種修德的過程。當我們願意面對自己的情緒,學會梳理和淡化它們,我們不僅在照顧自己的健康,也在培養一種與自己和平相處的智慧。這正是「德為先」的第一步——先與自己和解,才能與他人和世界和諧共處。
通過七星心法,我們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並將它們轉化為滋養生命的能量。這種能量最終會成為推動我們成長、進步的力量,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人——不是通過否認自己的情感,而是通過理解和轉化它們。這是一條內化的修行之路,也是邁向真正自由和幸福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