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白雁老師,在46年的學功及教功的歷程中,我深刻瞭解到氣功不僅能強身健體,更能讓人心胸開闊、身心和諧。或許你想問,氣功到底是什麼?練氣功的好處是什麼? 讓我來和大家分享我對氣功的認識及體會,希望你和我一起打開氣功的大門,一探氣功的奧妙,一同踏上健康長壽之路!
練氣功有三大面向, 分別是:
1. 調身: 通過一系列動作舒展筋骨,疏通經絡。
2. 調息: 吐納呼吸,引導氣息在體內遊走。
3. 調心: 心神凝聚,平靜心念,凝聚意識。
這三者缺一不可,環環相扣。調身調息為基礎,而調心是更高層次的修煉。古人稱之為「練意」、「練神」,意思是用心專注、引導精微之氣。

氣功修習也分為四個階段, 層層遞進:
1. 練形 – 學習動作, 熟練姿勢
這是打下基礎的起步階段, 如同大樹初植,扎根基本功夫。
2. 練氣 – 導引氣息,運行全身
將所學動作與呼吸相結合, 使氣隨意運行。
3. 練意 – 凝聚心念,領會精髓
當氣運行通暢,自然進入練意環節。將心神凝於丹田,靜心領悟氣的精微奧妙。
4. 練神 – 返本歸真,長生不老
初學者從練形入手,熟練動作;逐步練氣,引導氣機;再提升至練意,領會氣功的精髓所在。最後達至練神的至高境界,返璞歸真,長生不老。
修持之道, 立根明理, 練意須明白「道理」
欲知「練意」 的奧秘, 非得明白其中的大道理不可。明理則事半功倍, 對症下藥, 特地為大家整理出練意的三大要點:
1. 通過勤修可望長生
道家先賢葛洪云:「以藥物養身, 以術數延命, 使內疾不生, 外患不入, 雖久視不死, 而舊身不改, 苟有其道, 無以為難也」。
簡單來說, 只要秉持練功之道, 精進不輟, 內外並重, 就能遠離疾病禍患, 不僅長壽,更可返老還童、重獲新生。這不正是我們所求的嗎?
2. 戒除雜念, 立下志向
葛洪云:「求長生, 修至道, 訣在於志, 不在於富貴。」
雖然大家都希望長生, 但卻往往猶豫困惑、動念紛飛,無法堅持下去。我們身心往往被外物牽引, 被聲色所惑, 無暇專注修煉, 所以立定勤修的志向是關鍵。
當「為腹不為目」, 去掉一切雜念及執念, 守住內心的清淨安寧, 這樣才能領會修習氣功的道理。
3. 認真修煉,方能有成
有志無法,無法自然難以成就。葛洪云:「未有不耕而獲嘉禾,未有不勤而獲長生度世也。」
換句話說, 要收穫大米就要勤勞耕耘; 想長生度世也必須勤於修煉, 絕無捷徑可走。所以我們應當遵行下列行動守則, 踏實執行:
– 立志堅定,不為外物所惑
– 精勤修煉,内外並重
– 持之以恆,日久自見功效

學功三要訣
除了明白道理之外, 我們還需掌握關鍵的練
1. 守一:將心神凝聚於丹田之中。所謂丹田,分為上中下三個部位。
1) 上丹田 – 眉心內側一寸至三寸處
2)中丹田 – 心口或心臟部位
3)下丹田 – 臍下二寸半處
凝神於此, 使氣聚於一處, 養氣沉靜, 是修煉的基礎要訣。
2. 胎息:學習內呼吸法
葛洪云:「得胎息者, 能不以鼻口胎息, 如在胞胎之中, 則道成矣。」
所謂胎息, 就是不用鼻呼吸, 而是用腹部吸納空氣的內在呼吸法。方法如下:
1) 先將氣引入鼻中, 閉氣作數, 心中從1數到120
2) 氣要入多出少, 吸氣時要吸飽, 吐氣時出少一些
3) 氣無聲出入, 吸氣吐氣均要平穩輕柔, 耳朵聽不到氣出入的聲音
4) 增加呼吸深度, 保有納氣的同時能作數至1000 次, 就有返老還少的效果
但切記, 此種呼吸法並不簡單, 最好還是要請明師教學指點, 切忌盲目自學而產生負面影響。
3. 練功時間宜選:生氣時辰
葛洪云:「當以生氣之時,勿以死氣之時。」
世間萬物皆有生養之時, 人體亦然。古人認為, 從半夜11點至中午正午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生氣時段」, 陽氣昌盛,是修煉的好時機。相對地,從午後至次日半夜, 則是陽氣逐漸衰退的「死氣時段」。
所以葛洪勸世人,「當以生氣之時 (修煉), 勿以死氣之時也。死氣之時, 行氣無益也。」
這一個觀點雖出自古人之口,但隨著現代「生物鐘」 理論的確立, 人們已逐漸重新認識到此規律的重要性。中醫臨床也發現, 中午前後施行針灸治療, 確實比其他時段效果更佳。可見這一理論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
把握機會,親身體驗
氣功功夫看似簡單, 卻蘊含著養生大智慧。除了需要明白道理、用對方法, 更要持之以恆進行練習。希望藉由氣功知識的說明, 讓大家對氣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了解氣功對養生的重要性, 實踐體會進而受用。
想知道氣功如何幫助身體健康嗎? 誠摯邀請您參加白雁氣功免費體驗課程,一同感受氣功帶來的神奇體驗, 邁向通往健康長壽之路的第一步!
第一次學氣功嗎?送你免費試聽課程,索取請點這個連結:https://baiyinqigong.e-qi.org/free-lesson-v1/
免費1對1專業諮詢,預約:https://go.e-qi.org/se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