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服務中成長:白雁家族團練場的新方向與四大支柱
在後疫情時代,健康意識抬頭,而身心靈的養護更是現代人關注的焦點。白雁老師的團練場正以嶄新的方向和明確的架構,為學員打造一個溫暖且專業的練功環境,同時也為中老年人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社群歸屬空間。最近的團長訓練會議揭示了2025-2027年團練場發展的重點策略,展現出白雁家族如何透過團練場凝聚力量,並以服務為本位,重新定位練功團體的價值。(24:18 可以直接跳到這裡開始看訓練)
團練場:家族凝聚的核心力量
「疫情之後我們實體課程減少非常多,但這不代表我們沒有服務的機會。」白雁老師在會議中指出,未來的主要服務管道將轉向團練場,使其成為凝聚白雁家族的核心。每一次高級班結業後,新的義工將形成新的服務主力,透過團練場這個平台,他們既有付出的機會,也有學習和被訓練的機會。
白雁老師特別強調了五大重要活動:母親節、中秋節、迎接大雁新生、迎接回春新生,以及新增的夏天三伏天活動。三伏天練功在現代環境中變得更為關鍵,因為地球暖化導致夏季變得更長、更熱,這不僅是排出冷氣進入身體的寒氣的好時機,也能幫助現代人排解因生活壓力而累積的火氣,以及調理因飲食豐盛而產生的脾胃問題。

以新學員為考量的全新方向
白雁老師為2025-2027年訂下了一個明確的方向:「以新學員為考量點」。這與過去以資深練功者為中心的模式有所不同。「我們之前的團練場非常著重資深生,幾乎都是回應資深生的需求。」白雁老師認為,雖然資深生非常重要,但白雁家族最大的特性是「先思考別人的利益」,而在團練場中,這意味著要思考新生的利益。
「所以我們整個團練場希望以留住新生、吸引新生以及服務新生為優先考量。」這一轉變或許會讓長期在團練場練功的資深生有些「權益向上的犧牲」,但白雁老師認為,雖然在練功上可能有所減少,但在福德上、在服務上則有所增加,「只要我們角度對,只要我們思維對,那個快樂一樣是非常大的。」

規範化與長久化的團練群經營
為了更有效地管理訊息流通,白雁老師提出了團練群組管理的新方針。每個大型團練場需自組一個團練群,並避免使用連結到其他學員群組的方式讓人加入。「學生有一個習慣,沒看清楚他只要看到有連結,他只要看到有群他才不管,他就先加了。」這會導致訊息混淆,學員可能會忽略重要的資訊。
未來的團練群組將採用實體現場QR碼的方式讓學員加入,確保加入者確實參與該團練點的活動。同時,群組內容也將受到規範,避免單一個人長期霸佔發言空間的情況。「如果這個團練群組只有單人個人的長期留言,其他人都默不作聲的,那其實這個團練群組我們就要重新思維要怎麼樣去管理它。」
四大支柱:團練場的服務架構
白雁老師提出了團練場的四大支柱架構:行政、技術、文宣和關懷,每週運作,形成標準的流程和規格。每位新加入的義工需輪流參與這四個區塊的服務,以全面了解白雁家族的服務內容。

行政支柱:記錄與宣達
行政負責簽到記錄,保存團練的參與數據。雖然各地可以自行選擇簽到方式(Google表單或紙本),但建議使用電子方式以方便交接。此外,行政還負責拍攝團體照並上傳,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記錄,日積月累將成為團練場歷史的珍貴資料。
行政的另一部分是宣達,包括團練前的健康宣言、中間休息時的近期活動公告,以及團練結束時邀請大家下週再來參加。這些宣達讓沒有關注群組訊息的學員也能掌握協會的最新動態,感受到這是一個「持續成長、持續付出、持續有熱度」的團體。
技術支柱:音樂播放的重要角色
技術支柱主要負責練功音樂的播放,雖然看似簡單,卻是團練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義工需要提前準備好播放清單,按照正確的順序播放功法音樂,避免現場臨時尋找音樂的尷尬。還需要確保設備正常運作,例如電量充足、連接線齊全等。
「技術這方面是非常讓人緊張的,所以我們在技術播放這個我就只分配給他一個單獨的工作,但其實這個也不簡單。」白雁老師鼓勵技術義工認識到自己的貢獻:「我們今天犧牲團練,我們就為了別人。我一個人不練,但是40幾個人都可以練,其實這個能令我更開心。」

文宣支柱:小記者與見證分享
文宣支柱扮演「小記者」的角色,負責採訪學員並記錄他們的心得。每位擔任文宣的義工也需要在團練場做一次自我心得分享,由行政或團長幫忙錄影。採訪時,小記者可使用預先準備的問題引導學員分享。
採訪完成後,小記者需撰寫短文並學習如何將影片上傳至Google Drive,並分享給團隊。雖然最終可能會使用AI協助生成文章,但這個過程對義工的培訓仍然很重要。
關懷支柱:新生的守護者
關懷支柱特別針對新生,無論是剛學完和氣、大雁功法的新學員,還是很久沒來的學員。「天天來的,每個週都來了,來了五年、十年的,你不用為他做什麼,他已經自得其樂在團練場,他知道他要幹什麼。可是剛剛來的,剛剛學完,他來了,他很惶恐,我們需要對他有 extra care,更細心一點點,讓他想要下個禮拜再踏入團練場。」
關懷人員在大家練功時巡視團練場,注意是否有外人走動或拍照錄影。當一個功法結束時,關懷就將只學過特定功法的人引導到旁邊,陪他們再練一遍,並解答問題。不過,關懷人員必須清楚表明:「我今天跟你分享的都是我的感受,我自己學習的過程而已。」這樣既回答了新生的問題,又避免了可能的誤導。
德為先:服務的核心價值
在整個團練場的服務體系中,白雁老師特別強調了「德為先」的價值觀。「我們在上課的時候是訓練功為本,我們所有的服務都是德為先。在付出的過程中,我們就會修正自己的心性,修正自己的態度以及和群體相處的方式。」
這種價值觀對中老年人尤為重要。退休後,當工作的「虛假外衣」脫去,人們仍然需要團體生活,而懂得付出的心態能夠使服務變得得心應手,不會張揚跋扈,更能具備謙卑的心。「如果我們沒有端正自己的心態,在德為先這方面沒有修好,修正好自己的心態,我們在服務的時候就會覺得非常的了不起,覺得自己做的非常的多,那就抹殺了你原本付出的那一份善意,也抹殺了原本付出你本來應該得到的快樂。」
明日之星:家族的未來希望
白雁老師還提到了「明日之星」計劃,鼓勵團長協助協會找出表現優秀的義工。「如果我們每個禮拜看到有的服務它是很杰出的,比如說非常的主動、熱情,然後很負責任,這些都是一個明日之星需要具備的一些quality。」
透過定期推薦明日之星,白雁家族將能夠建立一個人才庫,為未來的發展培養新的領導者,確保白雁家族的健康持續成長。
結語:凝聚力量,共同成長
白雁老師的團練場改革計劃,體現了「以人為本、德為先」的服務理念。透過清晰的四大支柱架構,規範化的群組管理,以及對新生的特別關注,白雁家族正在建立一個更具凝聚力、更有活力的練功社群。
在這個社群中,每個人不僅僅是來練功,更是來學習如何在群體中成長,如何付出,如何獲得真正的快樂。如白雁老師所言:「越投入,他就會越有歸屬感,也許會留在這個團練場或繼續學習的幾率會增加。」這正是白雁家族團練場的核心價值和未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