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氣功」
你不能不知道氣的世界觀
中華文化的氣功流傳數千年,它非但沒有消逝,反而蛻變為耀眼的鳳凰展翅西方世界,跨足科學醫學領域。氣功的神祕玄妙不再是迷信,已成為療癒身心,提升生命品質的智慧養生方法,古人跨時代的高明智慧與西方醫學科技並駕齊驅,究竟氣功具有什麼不可取代的價值,對人的身心健康幫助又有多大?
國際氣學權威白雁表示,數千年以前,「氣」對古人來說可以說是生命的核心,更是深遠的哲學概念。天有天氣,地有地氣,人有真氣,氣充盈在各種生命型態中,互相影響,產生相生或相剋的變化。
天地人,由「氣」生成
大家一定耳熟能詳一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爲和。」但什麼是一,什麼是二,三又是什麼?用簡單的話來說,一就是一團氣的精華,是最原始,尚未分化的,古人又把這個「一」叫做「炁」。
「炁」分化出陰、陽二氣,也就是一生二,二就是陽和陰,也就是上和下,明和暗,剛和柔等所有相對的特徵或力量;二生三,三是陰陽運化,變化出的各種基本元素,三生萬物就是由這些基本元素再生成各式各樣的萬物,像是天地山河、花草樹木、人鳥獸禽等等。
陰陽運化,生命多樣
萬物由陰陽運化而生,都有陰陽的屬性,有陰陽就會變化,就需要調和,什麼東西來調和?白雁說就是「氣」。比如說,太陽出來人會醒來,到了半夜月亮出來,人會想睡覺,這就是白天陽氣生起,晚上陰升陽降,氣機收斂的表現。
這種陰陽的變化,形成一種生命的周期,比如白天黑夜,花開花落,草榮草枯,從醞釀花苞,含苞到花開,花開到花落;動物生靈的生、長、壯、老;天地變化如雲、雨、水、露等,有的生命週期長,有的生命週期短,但他們各自有一股力量運化其中,就是氣在陰陽的運化產生不同的生命狀態。
與天地同氣,長養生命
氣充盈於萬物,直接主導生命的好或壞,要長養生命就要隨順氣的變化。比如《黃帝內經》:「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春夏秋冬有各自的氣機,春是生,夏是長,秋是收,冬是藏。白雁說明,以夏氣來說,夏天主要的氣機是「長」,草木茂盛,綠葉葱蔥,溫度高,陽氣旺盛,天地萬物活躍起來,向外伸展,這時候逆著它,人不活動,習慣躲在冷氣房,身體陽氣最盛的太陽經就無法得到陽氣的長足,滋養不到最裡頭的心氣,心就像破了一個洞,提不起精神,情緒不穩定,無法專注,容易受到驚嚇。
逆氣不順氣,舊病不去長新病
所以《荀子.天論》有句話說:「養備而動時,則天下不能病」,「天」是不會讓人生病的,會讓人生病的是不符合節氣,氣不順的生活習慣。節氣就是天地時節的氣機、氣場,逆著節氣,人的身心就氣不順,一開始看不出病,病氣已經漸漸形成。
「病」是症狀的累積,是人與天地不同氣,甚至逆氣,造成氣堵、氣瘀、氣虛症狀的具體結果。「不知日月,不審逆從,病形已成,乃欲微鍼治其外,湯液治其內……故病未已,新病復起。」就是在說,日夜顛倒,又不順應四季變化,病開始漸漸成形,到時候想吃藥看醫生,舊病還沒去,新病根很快又埋下。
治病必求於本,本就在「真氣」
那怎麼根除這個病?怎麼生病,就怎麼恢復健康。白雁表示,「治病必求於本」,這個本就是「氣」,因為氣的不調而生病,就要從把氣調順了開始。
「氣」在人的身上又稱真氣,黃帝內經提到「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者也。」人的真氣有二個來源,一個是先天之氣,一個是後天之氣,先天之氣是由天所賦予的,是生命的來源。
後天之氣是吃進來的,水穀精華經運化吸收後,身體養出的氣,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二者結合,充盈在身體之中就是真氣,會生病,就是這個真氣不調,因為錯誤的生活習慣,讓真氣與天地不同氣,產生氣堵、氣瘀、氣虛,久了就變成病。
氣的功夫,氣血行則百病除
既然生病的癥結在氣的不調,究竟氣堵要怎麼變成氣通?氣瘀要怎麼氣行?氣虛又要怎麼氣足?國際氣學權威白雁說,這就要透過氣的鍛鍊,而鍛鍊氣的功夫就叫氣功。
白雁說「氣行則血行,氣血行則百病除。」,氣功就是鍛鍊體內真氣(或說正氣),達到氣血流注,循環正常,排濁反清,正勝邪卻,病則散之等幫助。只要方法正確,體內的真氣會愈來足壯,針對疾病的區域,產生自主調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