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
  • Blog
  • /
  • 情緒的漣漪:從七情、五臟到關係的療癒

情緒的漣漪:從七情、五臟到關係的療癒

總編輯

2 6 月, 2025 in 總編輯

情緒的漣漪:從七情、五臟到關係的療癒

親愛的白雁氣功的學員們,在我們修習氣功的旅程中,除了透過「練」來鍛鍊我們的筋骨皮肉,更有一門至關重要的功課,那就是「養」——涵養我們的生命能量,尤其是滋養我們那顆敏感而珍貴的心靈。而心靈的健康,與我們日常生活中起起伏伏的情緒狀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您是否曾靜下心來想過,那些時而如和風拂面、時而如驚濤駭浪的情緒,不僅僅影響著我們當下的心情,更在悄無聲息之中,與我們身體內在的臟腑功能,以及我們生命中各種重要關係的品質,產生著千絲萬縷、深刻入骨的連結?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深入探索這情緒的漣漪,看看它們是如何從我們內心最深處泛起,如同投入湖心的一顆石子,激盪起層層波紋,觸動我們的五臟六腑,並最終在我們的原生家庭、親密關係、親子關係以及其他親情關係中,留下或深或淺、或明或暗的印記。

第一章:七情與五臟六腑的共鳴——身體是情緒最忠實的鏡子

古老的中醫智慧早已洞察,人有「七情」,即我們常說的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些情緒是我們作為一個鮮活的生命體,對內外在環境刺激所產生的自然反應,是生命活力與感知能力的體現。適度的情緒波動,如同四季更迭,為生命增添色彩與動力。然而,凡事過猶不及,任何一種情緒的過度強烈或持續時間過長,都會打破我們身體內在精妙的平衡,影響氣血的順暢運行,進而對與之相應的臟腑功能造成損傷。

  • 喜傷心: 「喜」是美好的,適度的喜悅能使心氣舒暢,血脈和緩,讓我們感到精神愉悅。但若喜悅過度,演變成狂喜或極度興奮,如同煙花般在短暫的絢爛之後,卻可能耗散寶貴的心氣,導致心神不寧、心悸、失眠健忘,甚至在極端情況下引發更嚴重的問題。
  • 怒傷肝: 「怒」是肝氣疏泄的表現之一,偶爾的怒氣可以幫助我們釋放壓力。但若長期處於憤怒、壓抑、怨恨或煩躁的情緒中,則會導致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或者肝火上炎。這時,身體就可能出現頭痛頭脹、胸悶脅痛、口苦咽乾、容易發脾氣、消化不良,女性甚至月經不調等問題。
  • 憂/悲傷肺: 「憂」與「悲」是面對失意、分離或不如意之事時的自然情感流露。適度的憂思與悲傷有助於我們反思與成長。但若過度沉溺於憂愁悲傷之中,無法自拔,則會嚴重耗傷我們的肺氣,使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失調,讓人出現氣短、咳嗽、聲音低微、渾身乏力,甚至面色蒼白、免疫力下降等情況。
  • 思傷脾: 「思」是我們心智活動的體現,專注思考能幫助我們學習、創新、解決問題。但若思慮過度,整日焦慮不安、胡思亂想或鑽牛角尖,則會損傷我們的脾氣。脾主運化,脾氣受損,則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與氣血的生化,導致食慾不振、脘腹脹滿、身體困倦、面色萎黃、氣血不足等一系列問題。
  • 恐/驚傷腎: 「恐」與「驚」是面對危險或突發狀況時的應激反應。「驚」是突如其來的驚嚇,使心神不寧,氣機紊亂;「恐」則是持續性的恐懼不安,會暗中消耗我們的腎氣。腎藏精,主生長發育與生殖,為先天之本。若腎氣受損,腎精耗散,則可能出現腰膝痠軟、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夜尿頻多、意志消沉,甚至影響生長發育與生殖能力。

我們的五臟(心、肝、脾、肺、腎)是儲存精、氣、神,主導生命活動的核心器官;而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則主要負責受盛、消化、傳化水穀和排泄濁物。情緒的波動,首先會直接影響到「臟」的氣機運行,進而可能波及與其互為表裡的「腑」的功能。例如,憂思傷脾,脾與胃相表裡,脾的運化功能減弱,就很容易導致胃的受納和腐熟功能失常,出現胃脹、胃痛、噯氣等消化道症狀。因此,我們可以深刻地體會到,我們的身體,其實就是一面映照我們內在情緒狀態的最忠實、最敏感的鏡子。

第二章:情緒的根源——關係中的愛、傷痕與未了的期待

那麼,這些深刻影響我們身心健康,甚至引發諸多現代身心問題(如自律神經失調、內分泌紊亂、高血壓、心臟病、乃至癌症等)的情緒,它們的根源又在何處呢?很大程度上,它們源於我們生命中各種重要的人際關係。關係,是我們體驗愛、喜悅、溫暖、歸屬感的源泉,卻也常常是我們經歷失望、憤怒、悲傷、恐懼與無奈的場域。我們或許無法輕易改變外在的基因遺傳、大環境污染、飲食結構等致病因素,但我們可以透過修煉,學會管理和轉化情緒這個最直接、最可控的內在「導火索」。

  • 原生家庭——最初的生命印記,情緒模式的搖籃
  • 情緒影響: 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模式、童年時期的成長經歷、在成長過程中是否感受到足夠的愛、安全感與被尊重的感覺、內心深處的需求是否被父母看見、理解與滿足……所有這些,都在我們年幼而敏感的心田播下最初的情緒種子,並逐漸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我們日後應對世界、處理關係的慣性情緒模式。
  • 臟腑連結舉例:
  • 如果一個孩子長期生活在父母經常爭吵、充滿指責、缺乏溫暖的家庭環境中,內心可能積壓了許多未能安全表達的怒氣、委屈與深深的恐懼。這份長期被壓抑的怒氣,天長日久便可能損傷肝臟的疏泄功能,導致成年後容易煩躁易怒、焦慮不安,甚至出現偏頭痛、乳腺增生、脅肋脹痛等與肝氣鬱結相關的問題。而那份深植於潛意識的恐懼感,則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暗耗腎氣,使得個體成年後缺乏內在的安全感,遇事容易退縮、猶豫不決,甚至影響其決斷力與開創性。
  • 若父母對孩子過於嚴苛,期望過高,鮮少給予肯定、讚賞與情感上的連結,孩子為了獲得父母那一點點微薄的認可,可能會過度努力,拼命壓抑自己的真實需求與感受,內心卻始終籠罩著一份「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的憂思與難以言說的悲傷。長期的憂思會直接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消化吸收不良,身體瘦弱;而那份深藏心底的悲傷則容易傷及肺氣,表現為容易感冒、聲音低怯、氣短乏力,對生活缺乏熱情。
  • 親密關係——愛情的甜蜜與苦澀,心的試煉場與成長契機
  • 情緒影響: 熱戀時的狂喜與期待、失戀後的斷腸悲傷、遭遇背叛時的滔天憤怒、關係不明朗時的猜忌憂思、面對承諾時的猶豫恐懼……親密關係無疑是成年後情緒體驗最為濃烈、最為複雜、也最具挑戰性的領域。它既能讓我們體驗到生命中最極致的幸福,也可能讓我們經歷最深刻的痛苦。
  • 臟腑連結舉例:
  • 一段充滿激情、信任與甜蜜的愛戀,會讓心氣充盈,滋養心神,使人面色紅潤,精神煥發,充滿創造力。但若這份「喜」悅過度,例如在熱戀中不眠不休,過度投入而忽略了自身的身心平衡,反而可能耗散心神,導致心悸、失眠。
  • 若一段關係中充滿了無休止的爭吵、尖刻的指責、冷漠的對待與深深的不信任,那麼持續的怒氣、怨恨與失望會嚴重損傷肝氣的條達,可能導致女性月經不調、經前乳脹,男性則可能出現脅肋脹痛、易怒暴躁等。而對關係穩定性的長期憂思,或對伴侶忠誠度的無端懷疑,則會不斷消耗脾氣,讓人食不知味、思慮重重、身心俱疲。
  • 經歷一段深刻感情的結束,那份撕心裂肺的悲傷若無法得到妥善的疏導與療癒,則會直接影響肺氣的宣發與肅降功能,讓人感到胸悶氣短、呼吸不暢,甚至引發呼吸系統的相關問題,整個人也容易陷入消沉。
  • 親子關係——養育的喜悅與牽掛,愛的雙向流動與智慧傳承
  • 情緒影響(作為父母,特別是孩子已長大,甚至有孫輩的階段): 迎接新生命的無上喜悅、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滴幸福、對孩子未來前程的無限期盼與深深擔憂、在教育過程中遭遇的挫折感與無力感、面對孩子青春期叛逆或成年後選擇時的憤怒與無奈、以及對自己是否是一個「好父母」的內疚與自責……這些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
  • 臟腑連結舉例:
  • 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與過度的憂思(例如擔心孩子的學業成績、身體健康、人身安全、工作婚姻等),是許多母親(乃至父親)常見的情緒狀態,這種長期的精神負擔極易損傷脾氣,導致食慾不振、面色萎黃、容易疲倦、說話有氣無力。
  • 面對孩子的不聽話、頂撞,或是在教育理念上產生衝突時,父母壓抑不住的怒火,會直接衝擊肝臟的正常功能。若長期處於這種「一點就著」的狀態,血壓也容易隨之升高,甚至引發頭暈目眩。
  • 當然,孩子帶來的純粹的喜悅與天倫之樂是滋養心臟的最好良藥,讓父母感到生命充滿意義。但若這份喜悅轉化為對孩子成就的過度期待、炫耀,甚至因此在親友間產生攀比的壓力,則可能使心氣過於亢奮而耗散,反而不利於心神的安寧。
  • 親情關係——家族的連結與責任,情感的細水長流與潛在暗湧
  • 情緒影響: 來自大家族(如兄弟姐妹、公婆岳父母、叔伯姨嬸等)的支持與溫暖、手足之間的親密無間或潛在的競爭比較、對年邁長輩的孝順之心與長期照顧的責任壓力、家族內部可能存在的因財產分配、觀念差異等引發的矛盾與糾紛。
  • 臟腑連結舉例:
  • 長期承擔照顧家中生病長輩的責任,雖然是孝心與愛心的體現,但過程中可能不可避免地伴隨著身心的巨大疲憊、對未來的種種憂慮(例如擔心自己的健康、擔心醫療費用等),以及因自身正常生活節奏被打亂而產生的隱微的怨氣或難以排解的悲傷。這種複雜而持久的情緒狀態,可能同時影響到(因憂思而運化失常)、(因悲傷而氣機不暢)和(因怨氣而疏泄不利)。
  • 手足之間若因成長過程中的誤會、資源的爭奪或成年後的利益糾葛產生隔閡,那份未能及時化解的怒氣或長期的鬱悶之情,同樣會影響肝氣的條達與舒暢。而對那份本應親密無間的親情的渴望與現實中的失落,則可能觸動內心深處的悲傷,進而影響的正常功能。

第三章:故事的鏡子——看見關係中的情緒印記,走向療癒的開端

理論的闡述或許略顯枯燥,讓我們透過兩個小故事,更感性地去體察關係、情緒與臟腑之間的深刻互動。這些故事,或許也映照著我們自己或身邊人的影子。

  • 故事一:原生家庭的陰影 – 被「期望」壓垮的肝與沉重的肺
    林悅(化名)是一位事業上非常成功的女性,她幹練、果斷,是同事眼中的女強人。然而,私下裡,她長期受到慢性偏頭痛的困擾,睡眠品質不高,且常常感到莫名的煩躁與胸悶,總覺得心裡壓著一塊石頭,透不過氣來。

在一次氣功課程的深度分享中,林悅哽咽地談起了她的原生家庭。她的父親是一位非常嚴厲且期望極高的學者,從小對她的學業和各方面表現都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無論她多麼努力,似乎總是很難得到父親一句真心的讚賞或溫暖的擁抱。記憶中,父親的臉龐總是嚴肅的,語氣也多是指責與鞭策。「你本來就應該做到」、「這有什麼值得驕傲的」是她最常聽到的評價。為了得到父親那一點點微薄的認可,林悅從小就學會了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她不敢表達不滿,不敢流露脆弱,總是將所有的委屈和怒氣默默吞下,拼命地追求完美,希望有一天能讓父親為她感到驕傲。


長年累月,這份被壓抑的怒氣與不被理解的鬱悶,如同無形的繩索,緊緊地捆縛著她的肝臟,導致肝氣鬱結不暢。氣鬱化火,循經上擾,便引發了頑固的偏頭痛和莫名的煩躁。而那份深植於內心、「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的悲傷與失落感,則不斷地消耗著她的肺氣,讓她時常感到胸悶、氣短,如同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受到了阻礙。她對完美的極度追求,也讓她長期處於思慮過度的狀態,暗中損傷了脾氣,所以儘管事業成功,她卻常常感到身心俱疲。

透過白雁氣功的練習,特別是「蓮花養心法」中那些舒展肝氣、調理心肺的動作,以及老師在課堂上關於情緒與關係的引導,林悅開始有意識地去覺察並釋放那些積壓已久的情緒。她學會了對自己溫柔,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隨著內在情緒的疏解,她的偏頭痛發作次數明顯減少,睡眠也安穩了許多,臉上開始綻放出久違的輕鬆笑容。她明白,真正的成功,不僅僅是外在的成就,更是內心的平和與健康。

  • 故事二:親子關係的牽絆 – 為愛「憂思」的脾與漸漸「恐」傷的腎
    王媽媽(化名)是一位五十出頭的母親,她的兒子小剛已經大學畢業兩年了,卻遲遲未能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對未來也顯得有些迷茫和消沉。王媽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她幾乎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兒子身上,每天變著花樣給兒子做吃的,託遍了親朋好友幫兒子介紹工作,一有空就對兒子諄諄教誨,從人生規劃到生活細節,無一不替兒子操心。

然而,小剛對母親的「關心」似乎並不領情,反而愈發沉默和迴避。王媽媽因此常常感到失落、無力和深深的憂慮。「我這麼為他好,他怎麼就不明白呢?」、「他以後可怎麼辦啊?」這些念頭如同走馬燈般在她腦海中盤旋,讓她食不甘味,夜不安寢。漸漸地,王媽媽發現自己消化越來越差,常常腹脹噯氣,人也日漸消瘦,精神也大不如前。更讓她不安的是,她開始出現腰痠腿軟、記憶力下降、夜尿增多的情況,有時甚至會無端地感到一陣恐懼,擔心兒子會一輩子都這樣下去。

在中醫看來,王媽媽長期的憂思勞神,已經嚴重損傷了她的脾氣。脾主運化,脾氣虛弱,則無法有效地將食物轉化為氣血滋養全身,故而出現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疲倦乏力等症狀。而她對兒子未來的過度擔憂與深層的恐懼(害怕兒子無法獨立、害怕自己晚年無靠等),則在不斷地消耗著她的腎精。腎主藏精,為先天之本,腎精虧虛,則會出現腰膝痠軟、記憶力衰退、精力不足等一系列早衰的現象。

在和氣教練的引導下,王媽媽開始練習「蓮花養心法」。功法中那些柔和的動作和老師關於「轉念」的開示,讓她紛亂的心緒漸漸平靜下來。她開始反思,自己對兒子的愛,是否變成了一種令彼此都感到窒息的負擔?她開始學習放下過度的掌控欲,給予兒子更多的空間和信任,讓他去經歷、去成長,哪怕是去犯錯。同時,她也將一部分注意力轉回到自己身上,好好吃飯,好好練功,好好睡覺。當她的心態轉變後,奇妙的是,兒子的狀態也開始有了積極的變化。而王媽媽自己,脾胃功能逐漸改善,腰痠的感覺也減輕了許多,臉上重新有了光彩。她領悟到,真正的愛,不是無微不至的包辦,而是智慧的放手與祝福。

結語:從覺察到療癒,氣功是身心和諧的鑰匙

親愛的白雁氣功的學員們,情緒的漣漪,源於我們的內心,也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身體與我們生命中的每一段重要關係。透過對七情與五臟六腑對應關係的理解,透過對原生家庭、親密關係、親子關係、親情關係中情緒模式的覺察,我們便能更清晰地看見自己身心問題的根源。

而白雁氣功,特別是「蓮花養心法」這樣一套以「養心」為核心的功法,正是我們調理情緒、強健臟腑、改善關係、走向身心和諧的有力工具。它透過特定的動作、呼吸與意念導引,幫助我們疏通氣機,平衡陰陽,釋放積壓的情緒,滋養受損的臟腑。

更重要的是,氣功的修煉,是一條向內探索、自我覺察、自我療癒的道路。當我們的心越來越平靜,越來越有力量,我們便能以更智慧、更慈悲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去經營我們生命中的每一段關係。

願我們都能在氣功的修煉中,不斷提升自我,不僅療癒自己,更能成為照亮他人的一盞明燈。讓我們將這份理解與體悟,化為日常的關懷與行動,去創造更健康、更和諧、更充滿愛的生命品質。

簡單和學得快

第一次接觸氣功嗎?來聽一場完整免費教學講座

讓你充分了解自己的身體元氣指數

近期課程以及活動

#1

5/5

系統課:抗老回春法(同時提供180天完整學習計劃)

你認為自己看起來幾歲?別人看你,又會覺得你是幾歲呢?不老,不只是外表,內臟的青春永駐,是健康的關鍵。抗老回春法,全球獨一無二,只在白雁氣功傳授。
•練回春功就是讓脊椎能夠放鬆、打通督脈、達到全身氣血循環暢通。
• 每天累積一點點,一年甚至五年下來,一定比別人耗損少、老化慢。自我調節內分泌,延長青春期20年。
•自我調節氣血、內分泌、循環,讓臟腑更和諧,就能抗老回春。
• 如果你是學過大雁功系列的同學,大雁調節氣血循環,回春改善精氣神,兩套功法相輔相成,都是必學課程。

180天抗老回春完整計劃

#2

5/5

系統課:六音辟穀食療課程(需學過和氣舒壓法)

隨著年紀的增長,腸胃道的健康越來越重要。道家養生袪病的食療大智慧,8天重啟腸道免疫力

  • 人體老化,是腸道老化的過程。如果你有脹氣,便秘,腹瀉,排便不乾淨,排便不定時等問題,一定要來修正腸道
  • 有效清除腸道中毒素,改善脂肪肝,糖尿病,婦科病,風濕類疾病,免疫類疾病等
  • 六音辟穀後,能夠改善人體營養吸收,可以使肥胖者瘦下來,過瘦者增重,對身體吸收排泄起到雙向調節
2025六音辟穀

#3

5/5

貴人推薦,2025大雁學員專屬方案

善良又有愛心的學員們,幫助一個人得到健康,就是拯救一個家庭。推薦禮券,和氣上課省900,介紹人貴人得6000元推薦禮券,可以用在2026年大雁五行相生法(重修課程)。全球限量,到2025年6月30日止

30歲腰椎大罷工,醫生說「開刀也不會好」,人生一片黑暗...

#4

5/5

第一次學?和氣舒壓法-入門課程,優惠價趕緊加入

🔥預習課程:和氣「搶先精華學」30堂課, 價值5900元
🔥正式課程:和氣「深度雙向學」600分鐘,價值5900元
🔥複習課程:和氣「重複學」40堂微課,價值5900元


其他加值:
🉐️送和氣講義電子版,價值500元
🉐️送和氣「帶功專屬音樂」價值500元
🉐️教練雙向團練,價值3000元
🉐️教練雙向複習課程,價值1900元
不確定適不適合學?先來聽免費課程---

2025和氣
歐陽淑真

今日又再次跟白雁老師、彥寬老師復習練晨功第13課~~醒魄、初陽螺璇、朝陽螺旋+夜功第14課~~心安漫步、神定吐納、意安舒頸、志安推手 收功!謝謝白雁老師的好功法、謝謝彥寬老師的示範功法!感恩!一笑~~開心快樂的練功 二謝~~謝謝老師說了好多珍貴的理論。三省~~雖然年紀有點大了但我省悟到更應該克服困難繼續往前走 跟緊老師學好更多種的課程!感恩老師!

林佩琳

自從2023年初,開始跟著下載的夜功音樂,在每晚睡前,鋪好被子,在一盞小夜燈裡,聽著夜功音樂練夜功,我微閉雙眼,哈欠連連,全身鬆到練完上床立刻睡著,都是一夜到天明,感覺好像連夢都沒做。
兩天前,因為滑手機到眼睛睜不開,試試沒練夜功就睡,結果大腦好像都沒有休息,早上五點不到就醒了,感覺一夜都在做夢,沒睡好,心情很差。
昨晚練夜功,我哈欠到連練兩遍才哈完,今早六點起床,感覺又是一夜好眠無夢到天明,神清氣爽心情真好,想寫些心得。
夜功對會焦慮,並在服焦慮藥的我,真是太神奇了,試了三、四個月,從做夢連連睡不好,變成一夜好眠無夢到天明,真的是需要神定、意定、志安、魂定、身定、魄定到安定!真心說,白雁老師的夜功太神奇了!太感恩了🥹!

Wannie Sung

練了護心法都有老師所說的感受, 除此之外改變最大的是卡在胸口的屈氣, 胸口很累感覺, 經過練習這10天的護心法胸口累和屈氣的感覺基本改善迏到90%的效果, 感恩老師功法,

白雁時尚氣功總編輯,學功8年,從事編輯工作20年,曾任職多家媒體,現專職撰寫白雁氣功各類文章。
台灣「cnew新聞網」,「yahoo新聞網」「yahoo tv」,「天下未來家庭」,「今周刊」、「健康2.0」,香港「頭條新聞」,馬來西亞「光明日報」,「星洲日報」、新加坡「粉櫻專訪」等。

4 7 月, 2025

照顧重病雙親的十年醒悟!氣功幫我找回「愛自己」的力量

4 7 月, 2025

拯救呼吸道危機,告別痰多、胸悶、氣虛!白雁氣功「攪海通氣式」三分鐘有感!

4 7 月, 2025

氣功理念20要素:(6)拒絕「標準答案」:氣功練習如何幫你做自己的一百分?

30 6 月, 2025

巧克力囊腫竟不藥而癒?我的婦科噩夢,因這套功法徹底翻盤!

訂閱養生週報 

最新文章寄送到你的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