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練白雁老師看!—1013回春精修課程重點整理
在最近一場白雁氣功直播課程中,白雁老師(Master Bai Yin)分享了如何更有效地練習白雁回春功的關鍵技巧和進步方法。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輕鬆掌握這堂課的精華吧!
出汗的重要性:西醫與中醫觀點
老師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出汗」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我們練回春功的過程中。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練回春功的時候,比起大雁,出汗的量真的大很多。我自己在北海道的冬天練過大雁,發現手掌真的好冷,沒法暖起來,但一練回春,特別是龜壽功,就能感覺到全身發熱,出汗量也明顯增加。
那麼,為什麼回春功會讓我們出這麼多汗呢?這與我們的脊椎和軀幹活動有關。當我們動到了脊椎骨,不僅僅是四肢的活動,身體的內部也在被刺激,這讓我們的血液循環加強,並且內臟也會受到擠壓,產生更多的熱能。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練回春功時出汗更多的原因。
關於出汗的原理,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西醫和中醫
西醫觀點
從西醫的角度來看,出汗主要是一個體溫調節的過程,這對於新陳代謝和免疫系統的健康至關重要。當身體感到過熱時,透過出汗來散熱,這是一個自然的防禦機制。此外,出汗還有助於排除體內的一些廢物,維持體內環境的平衡。
中醫觀點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出汗則是一個「宣達氣機」的過程。這意味著,當我們出汗時,氣和血液的流動變得更為通暢。中醫認為出汗可以幫助排除體內的「濕氣」和「邪氣」。特別是在像臺灣這樣濕氣較重的環境裡,出汗有助於排除體內的多餘水分,調節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如果你在夏天或東南亞等潮濕的地區覺得食慾不振,出一點汗可能會改善你的胃口,讓脾胃運作得更好。
中醫還強調出汗對於散寒化濕的作用。特別是在寒冷潮濕的冬季,體內的寒濕之氣更容易累積,這會影響我們的健康。透過練功或運動產生熱能,出汗可以有效排出體內的濕寒,減少這些對健康的不利影響。
出汗並非總是排毒
許多人認為出汗等於排毒,但這是一個需要細細了解的問題。出汗的確可以帶走一些體內的廢物,但並不是所有的汗液都具有排毒效果。例如,在高溫環境中如桑拿或溫泉所產生的汗液,99%都是水分,這更多的是一個水分代謝的過程,而非真正的排毒。
如果想要通過出汗來排除身體中的重金屬或農藥殘留,經絡的暢通是先決條件。如果經絡不通,出再多的汗也只能排出水分,而不能真正達到排毒的效果。因此,我們必須確保在練功時,氣血的流通順暢,這樣才能真正透過出汗來改善身體的狀況。
中醫調理體質與出汗
在中醫的理論裡,過度或不足的出汗都可能是體質失衡的表現。過度出汗有可能反映身體內的「陽虛」、「陰虛」或「濕熱」等問題。
- 陽虛自汗:這種情況下,動一點就會出汗,而且汗水主要集中在頭部。如果你發現自己一動就出汗,特別是頭部出汗多,這可能是「陽虛」的體質,建議多練「龜壽功」和「正陽功」來改善這種狀況。
- 陰虛盜汗:這通常發生在晚上睡覺時,枕頭濕濕的,但白天卻不怎麼出汗,並伴隨著口乾舌燥的情況。如果你經常晚上出汗,這可能是陰虛體質,最好的調理方法是透過練習回春功的中級動作來平衡陰陽。
- 濕熱體質:如果你感覺身體總是黏黏的,疲倦無力,並且胃口不好,這可能是體內的濕氣過重。建議練習「大雁功」的初級和高級班功法來幫助排濕。
龍戲珠與龍游升的動作調整
接下來,我們要進入今天的重頭戲——龍戲珠和龍游升這兩個功法的調整與教學。
龍戲珠
它的獨特之處在於能夠反覆且徹底地活動我們的腰、胯、關節以及下盤。現代人因為久坐的關係,通常下盤非常緊張,而龍戲珠這個功法能夠幫助我們打開下盤的緊繃,改善血液循環。
然而,龍戲珠的挑戰性也很高。老師今天準備了三位同學的練習影片,他們都非常勇敢地把影片寄給我,讓大家一起學習。大家在觀看時,記得不要笑話別人,因為他們的問題可能正是我們自己也需要注意的地方。學習要抱著感恩的心,這樣我們才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在這些影片中,老師發現一個共同的問題:下盤太緊。當我們的下盤過於謹慎、緊張時,就無法達到龍戲珠的「開合」效果。老師強調,龍戲珠的核心在於「開合」的動作。當下盤開合順暢時,整個身體的能量才能自由流動。這也是為什麼龍戲珠對於下盤的放鬆和強化特別有效。
龍游升
這個功法的重點在於脊椎的扭動與伸展。透過龍游升,我們可以刺激脊柱周圍的經絡,增強內部臟腑的功能,同時也能提升身體的平衡感和靈活性。這個功法看似簡單,但在實際操作中,對腰部的控制力要求非常高。
老師會一步步帶大家體會這兩個功法的精髓,讓大家能夠更好地運用這些動作來改善體質、促進健康。
總結
整體來說,今天的課程白雁老師不僅讓我們理解了練功出汗的深層意義,更加強了我們對回春功法動作細節的掌握。持之以恆的練習會讓大家從中獲益,無論是改善體質還是提升健康,都能有顯著的效果。再次感謝大家熱情的參與,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