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pg)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國外一項實驗發現,深呼吸可以加速身體排濁,若能在運動時配合深呼吸,清理體內廢濁的速度,是平常的15倍。
春天陽氣升發快速,氣溫明顯上升,萬物都活躍起來,連空氣中的粉塵、塵蟎含量也比較多。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指出,此時地表熱氣開始大量上升,氣流流動快速,冷熱空氣交替頻繁,造成空氣中有許多的粉塵污染飛揚,人體一經刺激,很容易造成呼吸系統過敏。
例如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咳嗽、喉嚨刺刺、眼睛搔癢、呼吸不順、感冒等,還有不少人到了春天容易誘發花粉症、鼻竇炎、支氣管炎、結膜炎、氣喘等。白雁老師提醒,本身有呼吸系統、心血管疾病者更要注意保養。
空氣污染加上太少運動,現代人普遍都有肺氣不足的問題。尤其空氣中PM2.5的有毒物質,能直接進入呼吸道,進入肺部穿透肺泡,經血液通往全身,會造成呼吸道慢性發炎、肺功能下降。
白雁老師從氣學角度說明,肺主呼吸之氣,肺掌管我們全身「氣」的汰舊換新,一旦肺氣調動不起來,氣會凝聚在「竅」,如鼻子、眼睛、喉嚨上,就形成了過敏的反應,像打噴嚏、流鼻水。
「呼吸短淺會讓大腦缺氧、感覺疲憊,容易誘發慢性疾病;而放慢延長呼吸的節奏與深度,則會讓人更健康。」白雁老師說明,我們大多數人以胸腔呼吸短而淺,只能運動到1/3的肺,大部分的舊空氣仍然沉積在肺部。如果練習改變呼吸方式,以更符合人體健康的深呼吸來減少呼吸次數,不只降低心臟負擔,也會減少吸入髒污的空氣。
現代人普遍有呼吸短淺、氣不足、氣短、無力的現象,卻不是人人都適合做激烈運動來增強肺活量。白雁老師指出,特別是步入中年,心肺功能下降,身體開始衰退,過於激烈的運動不僅耗氧,還會增加心和肺的壓力,長久下來,不但讓人覺得更累,也會讓身體提前勞損。到了中晚年,更容易傷到骨頭及肌腱,造成身體各種疼痛。
氣功則是低耗氧的運動,並且可以改變呼吸方式,從短、淺、急促的呼吸,慢慢練習成深、長、均勻的呼吸,能夠促進新陳代謝能力,幫助身體排濁氣、除廢物,活化臟腑機能。
例如「清肺功」就能有效調動肺氣,達到排痰、清黏液的作用,幫助呼吸順暢。有很多本身是肺虛體質的人,當下練功短短幾分鐘就開始猛打哈欠,眼淚、鼻涕甚至咳痰增加。持續練功深呼吸,減少呼吸次數,不但增強肺功能,會發現體力也明顯變好了。
戶外粉塵飛揚、PM2.5污染,白雁老師建議可在家運動,以氣功運動來說,不需場地和設備,在家也能做,安全快速又有效。在練功過程中,不斷練習腹式呼吸,以深呼吸提高身體的含氧量,讓肺的功能變好,有效調動肺氣,改善過敏問題。
1.兩腳與肩同寬平行站立。兩手成虎爪手形,掌心朝外放在胸前氣戶穴的位置。
2.身體微蹲坐,兩手向外推出,同時嘴巴發出「哈」音。兩手再次回到胸前,反覆做7次。
3.最後兩手掌心相交疊放在小腹,閉眼默數30下後結束。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不小心嗆到時,那種吞不下去又吐不出來的痛苦經驗,每個人都有過。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提醒,經常有嗆到、咳嗽、喉嚨卡卡、吞嚥困難或疼痛等問題,都可能是食道老化生病的警訊,要趕緊重視自己的食道健康了。
經常發生嗆咳,這跟咽喉、食道、氣管的黏膜潤滑度不夠,以及肌群功能衰退有關,包括吞嚥肌、舌肌、食道括約肌等老化鬆弛,反射協調能力變差,造成了吞嚥能力失調。
人體的食道緊鄰氣管,夾於兩肺中間,在食道上方有一個括約肌,負責食物吞嚥。而在喉嚨上方有一塊會厭軟骨,當有食物要吞下時,會厭會向下壓,把氣管口蓋住,食物也會順著會厭滑下食道,進入胃部。
可是有時候進食或喝水的速度太快,呼吸道來不及關閉;或是食道括約肌鬆弛了,會厭無法完全密合覆蓋氣管口,就可能讓食物或湯湯水水跑進氣管裡造成嗆咳。
白雁老師指出,長時間缺乏活動,肌肉力量不足,吞嚥能力也會跟著下降。特別是抵抗力低,又合併多種慢性疾病患者,如中風病人因為吞嚥反射失調,經常反覆嗆到,口咽部的致病菌被帶入氣管、肺部,就可能感染變成吸入性肺炎,嚴重還會造成呼吸衰竭或死亡。
中醫把會厭稱為「吸門」,門就是門戶的意思。黃帝內經提到,會厭是聲音的門戶,呼吸和說話時會開啟,吞嚥或嘔吐時會關閉,也可以說是氣體出入體內外的門戶。
古人有句老話「食不言,寢不語」,特別是邊吃飯邊講話,會影響咀嚼和吞嚥,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且還很容易嗆到。因為吞嚥時,會厭會關閉氣道口,避免食物誤入氣管;但是說話時,會厭又必須打開,才能發出聲音。所以邊吃邊說,氣道口又開又合就很容易嗆到,增加飲食被嗆入肺裡,引發細菌感染的風險。
根據中醫理論,肺胃經脈相通,肺胃調和,氣才能順利下降,就不會有燥熱、上火、咳喘、胸悶等問題發生,全身氣血都能運行順暢。但是如果邊吃邊說話,等於又將氣血調動上來,肺氣不降,胃氣上逆,食物容易卡住消化不良或向上逆流,痰難以咳出,吞嚥物也易嗆入氣管引發感染。
經常咳喘顯示中氣不足,中氣就是指脾肺之氣,白雁老師指出,在我們足陽明胃經上的氣戶穴,是肺的窗口。白雁氣功許多功法都有貫氣到氣戶穴的動作,就有調理肺氣的作用。
從經絡角度來說,三焦經主一身之氣,負責血氣運行的要道,常見的感冒、過敏、氣喘、咳嗽、腹部脹滿、咽喉腫痛、月經不調等問題,都可以從調理三焦經下手。白雁老師建議,早上起床可以在室外練習理三焦法,幫助調理脾胃,消除脾濕,只要氣調順了,自然身體運行無阻。
理三焦法,調順一身之氣
1.兩手輪流上托,當左手向天空托起的時候,右手向下按;右手向天空托起的時候,左手手心向下按。
2.做動作時,嘴發「呼」音;兩手變換姿勢時,鼻吸氣。
3.反覆練習18次。
▲當左手向天空托起的時候,右手向下按;右手向天空托起的時候,左手手心向下按,嘴發「呼」音;兩手變換姿勢時,鼻吸氣。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白天懶洋洋、下午昏昏欲睡,每天都覺得累,疲勞感消不掉,還經常腰痠背痛,接著小毛病不斷,伴隨反覆感染和免疫功能低下問題,像是睡眠障礙、經常感冒等,這些都是慢性疲勞的症狀。
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表示,人會疲勞,最主要的原因是精氣不足,有些人是精神的疲勞,常常感覺無精打采,做事提不起勁,懶得動只想睡覺。
還有些人是身體常感到疲勞,總覺得自己有氣無力,體力不濟的感覺,經常頭暈眼花、胸悶氣短。這些人通常面色蒼白、怕冷、容易出汗、常感冒、食慾不振、消化不良。
白雁老師從氣學角度說明,這是身體陽氣不足,氣血低弱的表現,當身體不能及時得到氣血能量的補充,人就會疲倦乏力、腰痠背痛、越睡越累。這時候趕快練練氣功就能提神補元氣。
從中醫來看,疲勞大多是虛證,像是氣虛、血虛、腎虛或心脾兩虛體質的人,會出現容易疲勞的症狀。
長期精氣不足,不但會形成虛弱體質,還會造成免疫力低下。白雁提醒,如果總是反覆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有過敏性鼻炎或慢性鼻炎、慢性氣管炎、氣喘、慢性咳嗽、脾胃虛寒或慢性胃腸炎,這些都是虛弱體質常有的問題。
「人在精氣不足的情況下,只好拿自己儲藏的精氣出來使用,而疲勞就是精氣的損耗大於儲存,也是精氣虧虛的表現。」精氣虧虛的人,表現在外就會氣弱,說話聲音小,沒有精神,沒有魄力,同時因為身體能量不足,容易疲勞或腰痠背痛。
延伸閱讀:白天總是疲勞、睡不飽、沒精神?最適合練這招補氧解倦增元氣
白雁老師提到,慢性疲勞最常發生在平日工作忙,不太運動,壓力大的中年人身上,特別是久不運動,體內陽氣被遏阻,氣血就不能好好的運行。
加上人體到了下午,陽氣開始下降,陰氣開始生發,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養好膀胱經,把陽氣再次調動起來,這樣就能補足氣血,保持活力和精力飽滿。
膀胱經沿著身體後背脊椎兩側一路延伸到小腳趾外側,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這條經絡要是阻塞不通,身上就會明顯感到僵硬、痠痛,還會引起失眠、疲倦、兩腿無力,甚至情緒不好,煩躁、易怒、沒耐性等症狀都爆發。
白雁老師提到,現代人老是坐著,不愛運動,普遍都有膀胱經堵塞的問題,也導致了身體元氣不足。
非常推薦平時多練習周天顫掌法,透過手指末梢的顫動,加上一腿曲、一腿直,調節膀胱經,帶動全身氣血的運行,短短幾分鐘內讓身體變溫熱、微微出汗,補氣效果非常明顯。人補了元氣,自然就會精神變好,體力增強。
周天顫掌法,疏通經脈補陽氣:
1.左腳向前一步,雙手高舉顫掌。
2.雙手保持顫動向後移,繼續顫掌向下移,雙手過耳後手心朝下,到腿部再向前抬,重心移到前腳。做七次收回左腳。
3.右邊同樣動作做七次。左右各兩回合後,雙手在頭上顫掌三秒落下。
▲左腳向前一步,雙手高舉顫掌。
▲手保持顫動向後移,繼續顫掌向下移。
▲雙手過耳後手心朝下,到腿部再向前抬,重心移到前腳。做七次收回左腳。
▲右邊同樣動作做七次。左右各兩回合後,雙手在頭上顫掌三秒落下。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王小姐前一次感冒好了之後,咳嗽還是不停發作,常常喉嚨一癢就忍不住咳嗽,一咳就停不住,有時還咳到胸悶胸痛,吃了中西藥依然症狀反覆,讓她痛苦極了。
進入秋天,早晚溫差加大,加上天氣乾燥,出現咳嗽、感冒症狀的人數又開始增加,有人雖然感冒好了,咳嗽卻沒好;或是明明沒有感冒,卻老是想要咳嗽。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表示,大部分的咳嗽問題跟肺氣不調有關,秋天如果沒能好好調理肺氣,咳嗽就容易復發。
白雁老師指出,空氣污染加上少運動,現代人普遍都有肺氣不足的問題,除了常常會咳嗽,還伴隨氣短、易出汗、易疲倦、易感冒過敏、睡不好等狀況。
按中醫五行學說,秋季是肺氣最旺的時候,但肺是嬌臟,喜潤而惡燥,所以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白雁老師指出,過了一個夏天,暑氣累積在肺裡,加上秋燥,此時的肺是火上加火,容易出現咳嗽、咽痛、便秘、口乾舌痛、爛嘴角、煩躁等。
從氣學角度來看,肺主一身之氣,除了負責呼吸道,也主全身氣血循環,更是一身之表、主皮毛,有著抵抗外界邪氣入侵、調節體溫的作用,可以說是抵禦外邪的第一道防線。
因此若不理這股肺裡的火,真正進入秋冬,會影響呼吸系統、全身水液代謝,動不動就會感冒、咳嗽、痰多、氣喘、喉嚨痛、鼻子癢、皮膚病等。白雁老師建議,進入秋天就要開始清肺火。
平時要怎麼養肺呢?白雁老師說,除了減少吃冰、吹冷氣,還要配合有效的運動,幫助人體的陽氣升起來,這樣能有助通調肺氣,人體對過敏就會有更好的抵抗力。
白雁老師再教一招清肺火的方法,透過練習「虎爪法」調動肺經,幫助引出肺火熱濁;能提升肺臟功能,改善過敏、呼吸系統疾病等。長久練下來,會發現五臟六腑暢通清爽,抵抗力就強大起來了。很建議大家在秋天時多多練習這個小功法,對調養肺有很大的幫助。
白雁老師提醒,每天持續練功,幫助身體強力排濁,透過排汗、流鼻涕、流眼淚、打哈欠、吐痰等管道,將身上各種新陳代謝的產物清除乾淨。不只筋骨變柔軟,還會帶動氣血循環旺盛,增強免疫力,有效減少感冒過敏,改善久咳不癒的問題。
延伸閱讀:百病皆由痰作怪 !咳了3個月的濃痰 這樣排痰好驚人
1.兩腳與肩同寬平行站立。兩手成虎爪手形,掌心朝外放在胸前氣戶穴的位置。
2.身體微蹲坐,兩手向外推出,同時嘴巴發出「哈」音。兩手再次回到胸前,反覆做7次。
3.最後兩手掌心相交疊放在小腹,閉眼默數30下後結束。
大圖圖片來源:storyblocks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立秋節氣是季節轉換的時候,也是承上啟下的時刻,需為秋冬補養、收藏準備。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表示,經過一個夏天,身體裡積累了熱毒、濕邪、火氣,如果不大掃除,進入燥氣傷人的秋天,只要過勞、壓力、飲食不當,人的五臟六腑就會紊亂,內火燒灼、循環不足、代謝失衡,損傷人體津液,耗損陰血,會讓人睡不好、拉不出、吃不進。
✔除肺火:肺喜潤惡燥,為了防止秋燥傷肺,所以要養肺,但養之前,必須要先除掉夏天積累的肺熱。否則進入秋冬容易過敏、皮膚乾燥、呼吸不順、鼻子癢、喉嚨痛、氣喘等不適。
經過夏日暑氣轟炸、又有秋老虎烈陽高照,體內囤積著龐大的暑熱之氣,讓人的五臟六腑生熱生火,會造成人體臟腑陰陽氣血失調,因此,有人會發現,這時期容易口乾舌燥、長疹子,嘴破又煩躁。
白雁老師提到,熱毒最容易聚集在有坑、有窩的地方,如果你用手背接觸就會發現腋窩、手肘窩、鼠蹊窩、膝窩,這4個凹溫度特別高。這4個凹更是經絡、淋巴聚集處,清熱清火保持通暢,才能養好秋冬抵抗力。
在白雁氣功裡,有很多能夠伸展或牽引這些凹陷處的功法,例如手舉過頭的顫掌動作,同時一腿伸一腿直,前後重心移轉,一個動作打開4個凹;以及雙掌合十帶動身體扭轉的動作,都有調理凹窩的作用,達到排出身體暑熱的效果。
另外,位在背脊椎兩側的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與五臟六腑聯繫密切,所以膀胱經不通,不但會造成體內毒素堆積,五臟六腑也會跟著受累,疾病就產生了。
所以疏通我們身上的膀胱經,清除了身體多餘的熱,才有空間把好氣納進來。下午3點到5點是膀胱經當令,如果你是久坐的上班族,建議你這段時間站來,動動後背,幫助膀胱經氣血疏通,清除體內多餘的熱毒。
《黃帝內經說》說:「秋傷於濕,冬生咳嗽。」早秋濕邪容易傷到脾,使水液代謝不排,當冬天來臨時,在外寒內濕的夾擊下,若加上肺功能不好,支氣管炎、感冒、咳嗽就會經常光臨。
白雁老師指出,體內濕邪不排,長久下來會導致發炎,引發皮膚病,還會影響全身免疫功能,罹患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免疫功能疾病,甚至生成息肉或腫瘤的機率也比較高。另外,尤其體內濕邪不除,吃再多的補品、藥品,效果有限。
因此,日常生活要特別注意防濕、避濕和袪濕,這時要以保養脾臟為主,健脾去濕是重點。白雁老師說:「怎麼看出練習氣功效果好呢?每次練完出一身汗,能讓身體消水腫,並能有效調理脾胃,預防腸胃疾病。」
做對的運動就有助於體內濕邪排除,透過帶動體內陽氣,陽氣起來了,尤如陽光照耀在身體裡,體人濕就會得到改善。中醫說,脾主肌肉、四肢。多活動肢,使肌肉靈活有力,就是在調理我們的脾氣,強化脾胃功能。
飲食上以清淡、好消化為主,少吃過甜、高脂肪、油炸燒烤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可減少脾胃負擔。適當補充,紅豆、薏仁,有袪濕、消腫、健脾的效果。以紅豆薏仁煮湯,紅豆不煮破,把湯汁當水喝,紅豆薏仁可當飯吃;或是再加上山藥熬煮成粥,不僅健脾去濕還能補血,效果更好。
按中醫的五行學說,肺屬金,秋季正是其臟氣最旺,不過,肺為嬌臟,喜潤而惡燥,所以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因此,秋天重點是在養肺。但是初秋時節必須要先清肺火,這時肺熱是暑氣加上秋燥,是火上加火,容易出現咳嗽、咽痛、便秘、口乾舌痛、烂嘴角等。如果不管這把火,肺就無法在秋冬正常運作。
在中醫裡肺主一身之氣,除了負責呼吸道,也主管全身的氣血循環,更是一身之表、主皮毛,有著抵抗外界邪氣入侵、調節體溫的作用,可以說是抵禦外邪的第一道防線。因此,如果沒有養好肺,等真正進入秋冬,會動不動就出現感冒、咳嗽、痰多、氣喘、胸痛,及各種皮膚病。也就是說,肺沒調理好,會影響呼吸系統、全身血液循環、水液代謝,總之會感覺全身都不對。
白雁老師教大家一招「清肺功」,當手成虎爪勢,大拇指與食指同時用力,就是在調動我們身體的肺經,幫助引出肺火熱濁,能提升肺臟功能,改善過敏、呼吸系統疾病等。長久練下來,會發現五臟六腑暢通清爽,抵抗力就強大起來了。很建議大家在秋天時多多練習這個功法,很簡單卻超有感,有沒有用,你試了就知道。
還有,也可以按「尺澤穴」(將手肘關節彎曲,肘彎橫紋盡頭處),這個穴位可以通肺經、清肺火。尤其,呼吸道、皮膚不好的朋友,在秋天的時候,可經常按揉這裡,能疏通肺經,引導肺火排出。
經常感冒的人常常喉嚨一癢就忍不住咳嗽,一咳就停不住,咳嗽經久不癒真惱人!還有慢性過敏的人也很痛苦,打個噴嚏就像啟動過敏的開關,眼淚鼻涕流個不停,這些症狀即使吃了中西藥依然症狀反覆,有什麼方法能改善?
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指出,空氣污染加上少運動,現代人普遍都有肺氣不足的問題,除了常常會咳嗽,還伴隨氣短、易出汗、易疲倦、易感冒過敏、睡不好等狀況。
我們的肺有幫助身體潔淨空氣的功能,肺與鼻子相通,例如鼻腔裡的黏液會將外來的細菌、粉塵、髒汙等包覆住,不讓它們跑到肺裡去,再經由咳痰把這些廢物排出體外。所以有痰、會咳嗽並不是壞事,但如果久咳不癒,或咳嗽反覆發作,就表示自身無法有效將痰濁排出體外,長久累積在身上,就會造成人體免疫力低下。
感冒咳嗽一般都認為是肺氣不調,但白雁老師分析,其實咳和嗽是兩種不同的表現,咳的特徵是乾咳無痰,起因是肺氣不足;嗽的特徵卻是痰黃而黏,主因在於痰濕體質,身體水液代謝不順暢。也就是說,咳嗽是肺虛和脾虛的問題,若不調整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動不動就生病感冒,也會容易長出腫瘤、瘜肉。
咳嗽不癒,如果一味地止咳、鎮咳,陰寒藥物反而會傷了脾胃之氣。在中醫五行中,肺屬金,脾屬土,五行的順序是木火土金水,也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脾是肺之母,脾不好,會影響肺氣不足而容易過敏、感冒。
換句話說,肺氣不足除了要補肺氣,還要補脾胃。比方說很多小孩會反覆感冒咳嗽或氣管炎,中醫調理的方法就是幫助小孩開胃,只要能吃能消化,感冒嗽就變少了。這就是中醫說的「培土生金」,通過補脾胃使肺氣充沛,強健肺氣就可以提高抵抗力,預防呼吸道感染。
延伸閱讀:重感冒後留下氣喘後遺症,她用慢運動調理虛弱體質終結噩夢
肺氣不足、脾虛還常常造成鼻子過敏。特別是高溫潮濕的氣候,空氣品質不佳的環境,還有常吹冷氣、喝冰水、吃冷食的行為,都會增加鼻子過敏發生,還會誘發咳嗽、氣喘,以及汗疹、皰疹、濕疹等皮膚問題都變嚴重。
當身體有寒氣,會藉著打噴嚏、流鼻涕,將肺的寒氣排出去。中醫說:「肺開竅於鼻」,鼻子過敏就是肺虛的典型反應。肺系統掌管我們全身氣的汰舊換新,一旦肺的功能減弱,氣會凝聚在竅,如鼻子、眼睛、喉嚨上,就形成了過敏的反應。
白雁老師說,其實人是有抗過敏的能力,從中醫來講,過敏的人通常都有身體濕寒、脾胃功能虛弱的問題,對食物及水濕運化能力不良,濕邪滯留體內會阻滯陽氣上升,陽氣瘀滯上不來,體內陰陽失衡,水液不能正常代謝,最後表現於外就是引起過敏。
白雁老師強調,感冒、過敏除了去看醫生很重要之外,也要從生活中積極改善做起,像是減少吃冰、吹冷氣,還要配合有效的運動,幫助人體的陽氣升起來,肺、脾的運轉就不會失常,對過敏會有更好的抵抗力。
肺主呼吸之氣,脾管氣血運化之源,經常咳喘、過敏通常是中氣不足,中氣就是指脾肺之氣,平時可以多按揉兩個穴道,一個是肺經上的中府穴,中府就是中氣之府,也是脾肺之氣匯聚的地方,按揉這個穴位可以調理脾肺兩臟的問題,像是氣不足、喘不上氣、腹脹、消化不良、水腫、過敏等。另一個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要穴,能夠化濕、健脾、和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
練氣功有助排汗,讓循環變好,幫助身體水液代謝順暢。像升陽法就能有效促進肺部微循環,對提升肺氣,強壯肺功能有很好的幫助。練習過程中會感覺鼻子癢、想打噴嚏,或是想要咳痰,代表陽氣被調動起來,再通過流汗、打噴嚏、咳嗽把身體的寒氣排出去。
白雁老師提醒,每天持續練功,幫助身體強力排濁,透過排汗、流鼻涕、流眼淚、打哈欠、吐痰等管道,將身上各種新陳代謝的產物清除乾淨。不只筋骨變柔軟,還會帶動氣血循環旺盛,增強免疫力,減少感冒和過敏的發生。
大圖圖片來源:flickr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劉小姐從前是感冒、流感的常客,自從某次嚴重的大感冒後,就留下氣喘的毛病,每次感冒就一定氣喘發作,常常都以送進急診室收場。
直到學了和氣舒壓法找到自己的感冒終結法。劉小姐表示自己學功前肺活量約66%;練功後再去做肺功能檢測,肺活量明顯改進,醫生知道後也十分贊成她繼續練功。
劉小姐說,多年來因為氣喘服用類固醇,讓她的身體出現「水牛肩」、「犀牛背」、「滿月臉」,整個人腫一大圈。持續練功調理後,身體變強壯,不容易感冒了,連帶氣喘發作也大為減少,整個人也明顯消腫,體重雖然沒變,身型卻判若兩人,衣服更從XL穿回現在的XS,讓她驚呼太神奇!
其實氣喘的疾病自古就有,中醫的「喘症」便是疑難雜病之一,常常跟咳嗽併發,氣喘到一定程度還會導致胸悶和呼吸困難。到了現代,因為環境空氣污染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罹患氣喘的大小朋友也越來越多。
現在很多氣喘患者,是從小兒氣喘反覆發作延續而來,或是小時候曾發作過後來緩解,但長大後又氣喘復發。可見氣喘在兒童界是相當常見的慢性疾病,例如台灣的小朋友罹患氣喘的比率高達20%,每5個小孩就有1人是氣喘兒。
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提到,氣喘和身體的臟腑功能失調有關,尤其是肺、脾、腎這三個臟器,都負責水液的代謝,如果這個功能不能正常發揮作用,體內水液代謝不掉就會產生痰,卡在體內難暢通。這時候,假如又遇到空氣汙染、冷空氣、過敏原等誘發因子的「外邪」時,痰與氣就會導致氣管阻塞,使人出現呼吸困難、氣息喘促的症狀。
延伸閱讀:氣功大排濕寒,調理鼻子過敏不再忍受鼻塞、打噴嚏、流鼻水
大部分的氣喘問題,和過敏有關。特別是在季節交替或溫差變化較大的時候,很多抵抗力比較差的人,就會有呼吸不順暢及呼吸困難情況產生。這些人多半體質偏虛,容易感冒,氣管也容易因為過敏原而發炎,影響胃口和食慾。
白雁老師呼籲,正確對待氣喘問題很重要,舉例來說,約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隨著成長、發育和治療,症狀會緩解或痊癒,可是有些家長,以為小朋友的氣喘只是感冒或咳嗽,沒有及時治療,反而造成氣管永久性的傷害。
還有很多人以為,有氣喘問題不能運動,白雁老師說,其實透過一些緩和規律的運動,反而可以改善肺功能及呼吸道過度收縮反應的症狀。
氣喘會發作,通常是因為冷熱交替太密集的時候,氣管急速收縮而引發,所以像是籃球、羽球、跑步等,屬於較劇烈的運動方式,容易在活動中讓呼吸急促、換氣頻繁而氣喘。
而氣功,是一種規律和緩的運動,可以逐步讓身體變溫暖,鍛鍊心肺功能、增加肺活量,運動時的呼吸也不會太急促,改善氣喘患者因為不運動而體適能下降,導致氣喘控制更差,更害怕運動的惡性循環。白雁老師建議雙管齊下,配合醫師治療,適當運動增強體質會很有幫助。
大圖圖片來源:Flickr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14年前我聽聞白雁氣功的名號,真正進到白雁家族則是在12年前。12年前的我,無論身心,都對中醫的效果感到疲乏,長年氣喘和過敏,中醫對我而言不再有效了。那時候,中醫師好心地向我提起可以試試看練氣功,順手給了我白雁氣功的聯絡資料。那時新竹還沒有開班,我也不曉得何時會有老師來新竹授課。偶然的一次泡湯,讓我遇見淑幸,在熱心的她帶領之下,我很快便順利的報名白雁氣功開始上課。
經過某次嚴重的大感冒,我的氣喘就遺留至今。每次感冒就毫無例外地發作,再加上流感特別鍾愛我,你們說得出的流感名字,我都有得到過…幾乎都以送進急診室收場。我在急診室的時間,簡直可以申請VIP卡。
HarmonyQi和氣舒壓法,對我來說,就是一帖上好的「感冒藥」。我剛開始作為白雁氣功的學生,肺活量約66%,練了和氣舒壓後去做肺功能檢測,欣喜的發現肺活量明顯改進,醫生知道後也十分贊成我繼續練功。氣喘服用的類固醇,讓我有所謂的「水牛肩」「犀牛背」「滿月臉」,到處都是腫一大塊。我和同學練了EnerQi五禽功法後,她驚訝地指著我說,竟然全都消失了。EnerQi五禽讓我體重雖沒變,身型卻判若兩人。從以前的XL穿到現在的XS,非常神奇吧?
延伸閱讀:氣功大排濕寒,調理鼻子過敏不再忍受鼻塞、打噴嚏、流鼻水
我的毛病還不只是氣喘呢!10多年前我還有過敏、自律神經失調、膀胱過動症。其中,膀胱過動導致我的膀胱脫垂十分嚴重,10年前的那時,醫生是要我去做膀胱垂釣的治療。然而,一路從和氣舒壓,練到EnerQi大雁之後,某天,我再去檢查膀胱,詢問檢查的醫生脫垂是否有改善一些,醫生反而問說「你哪裡有脫垂?」感嘆之餘,這也令我深深的感慨,生病,與其讓別人來替你動刀,還不如回家練自己,生命要自己自主,正是白雁老師氣功的精髓與理念。
我先生看著我手心發黑的勞宮穴,直說怎麼那麼神啊,我開心地告訴他這是我顫掌排濁的最佳效果。YoungQi超級龜壽的效果更是超級大,現在我除了胸腔不舒服需要吃藥、偶爾帶孫子神經有些緊繃用點安眠藥,其他的藥物是完全沒再碰了。至於中藥,我只當它是調理身體的食品而不是醫病的藥。
年輕時開店,把自己全身的精氣用在顧店了。回家後根本什麼都記不得也管不動,元氣零。現在我生活規律,感覺想做什麼都做得到。看見他人的病痛,也是一項我練功的動力。我每日早起必練功,我每次都提醒自己,一定不要讓自己變成百病纏身的可怕模樣。
現在我帶著大兒子與媳婦一起來上課,初聽氣功,感覺軟綿綿的,但是這是鍛鍊五臟六腑的最佳方法。自己能替自己復健,能替自己治病,不靠外人醫,是最安全最佳的選擇了。
泡湯的奇遇讓我進入氣功奧妙的廳堂。上課時我最喜歡從老師那邊聽到許多富科學的道理與新知。也許就是和氣功投緣吧,傻傻地練到現在,我是既幸福又健康。當你喜歡了,也就容易堅持下去。我喜歡白雁氣功!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每當季節交替,或是溫差變化一大,過敏性鼻炎患者最難受了,打個噴嚏就像啟動過敏的開關,眼淚鼻涕流個不停,鼻涕擤不完,常常鼻子揉到紅通通,沒有過敏的人很難想像這種痛苦。
統計發現,台灣約3成的人有過敏體質,遠高於全球平均值,其中又以過敏性鼻炎患者最多。過敏體質的人常因為動物毛屑、食物、灰塵、冷空氣、花粉等引發過敏性鼻炎,引發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子癢、眼睛癢、頭昏腦脹等一系列的問題。
氣學養生專家白雁老師強調,過敏性鼻炎最根本的原因是元氣虛弱,除了遺傳,還有內部免疫系統的問題,所以會反覆發作,很難根治。如果放任不管它,久了還可能演變成鼻竇炎,或是引發氣喘的併發症。
鼻子過敏是身體哪裡出問題呢?很多人認為當然是鼻子啊!其實,鼻子是肺的出口,《黃帝內經》指出:「肺開竅於鼻」,當身體受了寒氣,會藉著打噴嚏、流鼻涕甚至咳嗽,將肺部的寒氣排出去。
白雁老師指出,台灣氣候潮濕,車輛廢氣污染,還有吹冷氣、喝冰水、吃冷食的行為,都會損傷肺氣,增加鼻子過敏發生,甚至會引發咳嗽、氣喘,還有汗疹、皰疹、濕疹等皮膚問題都變嚴重。
現代人壓力過大,經常焦慮,也會誘發過敏性鼻炎,尤其焦慮會使肺氣壅滯,使「肺主一身之氣」的功能不能好好發揮,肺的毛病就會表現在鼻子上面。
白雁老師從氣學角度說明,過敏性鼻炎是肺氣不足的典型反應。「肺主皮毛」,所有呼吸道及皮膚的過敏,都是肺系統出了問題。人體的肺系統掌管全身氣的汰舊換新,一旦肺的功能減弱,氣會凝聚在竅,如鼻子、眼睛或喉嚨上,就形成了過敏的反應。
例如我們臉上的竅門中,鼻子和眼睛、耳朵都是通的,過敏性鼻炎除了會有眼睛癢的症狀,還可能出現中耳炎,尤其是小朋友有比較嚴重的過敏性鼻炎,時間久了很容易同時合併中耳炎的症狀。
要改善過敏,白雁老師建議從戒掉兩個壞習慣開始,第一、不光腳在地上行走。寒從腳入,而且上行到頭,很多過敏體質的偏頭痛都是因為受寒,包括穿太少、吹冷氣,寒氣一旦入侵就容易引發過敏。
第二、不碰冷飲、冰品,一年四季改喝溫開水。白雁老師說:「不管是過敏性鼻炎還是皮膚過敏的學員,我都告訴他們除了練氣功以外,只要能夠忍住一個夏天不吹冷氣、不吃冷飲,過敏就會明顯好轉,大人小孩都是一樣。」經過老師多年教學驗證,只要有決心戒除壞習慣,過敏改善的效果非常明顯。
白雁老師表示,鼻子過敏代表身體濕寒比較重,運動是很好的調整方式,比如方便不求人的氣功運動,有助排出體內的濕氣與寒氣,增強身體裡的元氣,持續鍛鍊很快看到明顯的改善效果。
以「抖膀法」為例,練功3分鐘身體開始微微發熱和出汗,能夠明顯感覺身體寒氣往外冒,有的人會出冷汗,或是開始打噴嚏、咳嗽,表示寒氣已經開始被驅趕出來,這麼實用的小功法全家都可以一起練,強壯身體元氣,又能增進親子間的情感交流。
抖膀法,排除體內濕寒之氣
Step1:兩腳與肩同寬,兩手臂在腰後兩側,合谷穴對腰後兩腎上下搓動灌氣。
Step2:兩手停止搓動,兩後腳跟抬起,身體微微前傾。
Step3:兩手掌向前翻,兩手臂夾擊兩肋處,腳跟同時落地,同時嘴巴張開發「哈」音。
大圖圖片來源:Flickr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