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pg)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居家上班上課超過3個月,很多人改變了以往的規律作息、飲食和運動習慣,最近你的排便正常嗎?有些人雖然天天排便,但是排便時間拖很長,或排便後肚子還是覺得脹脹的,沒有排乾淨的感覺。
還有不少人發現最近大便不成形、大便會黏在馬桶上、要好幾張衛生紙才能擦乾淨。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表示,體內濕氣太重,身體來不及排濕也會影響排便,練氣功從根本改善腸胃蠕動,促進排濁氣,每天起床後練功幾分鐘,馬上有感排氣增加,練著練著便意就來了,輕鬆排便沒煩惱。
說到便秘,一般都會直覺想到火氣大、上火了,其實不只太熱、太燥、太乾會使人便秘,太濕也會引起便秘,中醫就稱為「濕秘」。
白雁老師指出,體內濕氣重的人,大便會有黏滯,細而軟的現象,排便時間長,每次都感覺排不乾淨、擦不乾淨,還容易黏在馬桶上沖不乾淨。而濕秘的人因為體內濕重又代謝不好,導致腸道濕熱或濕寒,他的排泄物就會跟膠水一樣黏膩穢濁,很難排出。
便秘主要是胃腸道的流通出了問題,現代人生活不規律、飲食不均衡,再加上運動量不足,長期下來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水濕,也無力升清降濁,水濕凝滯在大腸,排便就不能順暢,不僅不定時、不定量,而且還排不乾淨。
從氣學角度來說,脾主運化,人體的氣血,都是經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來。脾最討厭的就是濕氣,因為濕會損傷陽氣,形成脾胃虛寒,濕氣重的人幾乎免不了脾濕和脾虛,脾的運化功能會越來越弱。
中醫認為,濕邪入侵脾胃容易生出痰濕,而這些痰濕排不出去,又會瘀堵在胃腸,造成胃腸運行不暢,經常出現消化不良、腹脹腹痛、排便不順等問題。
特別是久坐,下半身常不活動的人,肚臍上下的中焦和下焦氣血最容易瘀堵,會讓胃腸蠕動變慢,水濕運化更差,該向下排泄的廢物濕濁排不出去。白雁老師也提到,手陽明大腸經起於食指,而現代人每天過度使用食指,滑滑鼠、滑手機,食指容易僵硬、痠痛、麻木,其實就是大腸經受損的表現。
要改善濕氣重,排便不順的問題,白雁老師建議多練習順氣功,動作簡單又和緩,藉由摩擦後腰部,就能達到按摩大腸俞的作用,幫助我們活動到平時少動的腰腹部位,促進下半身氣血循環通暢,使整個大腸都活躍起來,非常適合早上起床後,在家自主練習。
練習時要注意保持身體放鬆,大腦安靜,輕柔放鬆地將堵住的氣向下順,幾分鐘就能感覺兩腿溫暖變輕鬆,身體微微發熱,表示氣血已經疏通,會加速體內水分代謝,促進濕氣排出,可有效排除脹氣,幫助滯留在腸道的宿便順利排出,讓你每天都能順暢排便。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憂鬱症不分年齡,但一般來說,年紀越大,發生憂鬱的比率較高,這跟身體老化,免疫功能變差是有關連的。免疫功能變差,容易使人憂鬱,連感冒生病都容易找上門。
憂鬱症常在冬天好發,也是因為日照減少、陽氣不足,讓人能量低落,情緒也低落,看什麼都一片灰。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提到,不良情緒就是情志失調,也是氣不調的表現,特別是體質不好、免疫功能差的人,對季節變化更敏感,也更容易心情憂鬱。
醫學研究證明,76%的疾病由情緒引發,可以說是「病由心生」。白雁指出,現代社會競爭激烈,人經常處在緊張壓抑的生活狀態中,越來越多人釀成不易察覺的「心因病」。
心因病,是人的心理活動太過傾向憂愁、思慮、發怒、悔恨、惱怒、緊張等,造成臟腑氣血功能紊亂,導致陰陽失衡、經絡受阻,臟腑失調。
長期工作壓力大,身體緊張會影響全身經絡的氣血循環;很多人強迫自己壓抑情緒,又造成氣血凝滯,使經脈、臟腑的瘀血問題更嚴重。到了冬天,天氣一冷,血液循環變差,氣血瘀滯的狀況特別多。
延伸閱讀:中年爆發蕁麻疹,竟是情緒引發免疫系統崩潰!3步驟調節情緒壓力一定要學會
白雁從氣學角度說明,情緒上的鬱悶、瘀堵,其實就是一種氣不通的表現。中醫說:「瘀則不通,不通則痛」,氣不通反應在我們的身體上,會有各種各樣的疼痛、痠痛、筋骨僵硬、局部脹痛、脹悶感、各器官的疼痛、呼吸不順暢、便秘、脹氣、頭腦發脹。如果反應在情緒上,就會出現情緒煩躁、不安、睡眠不穩、夜夢等現象。
當人體的氣流動變差,容易產生出鬱悶、悲傷、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又因為氣堵塞不通,這些負面情緒堵在身體裡無法排解,氣循環就更加受阻,變成惡性循環。所以中醫裡面說的氣滯、氣鬱,其實都是從氣堵生出來的問題。
白雁指出,氣堵常發生在壓力大、自我要求高,或產後氣積不暢的人身上,這些人也比較容易罹患憂鬱症、躁鬱症等心理疾病。建議要從調理氣血下手,只要透過正確的功法,就可以看到明顯改善。
白雁提到,氣堵容易形成氣鬱體質,同時陽虛的人更容易兼有氣鬱的問題。由於本身能量不足,難以將這些瘀堵的能量向外表現,反而往內收斂,最後就會變成鬱鬱寡歡、負面思想、常常失眠,晚間興奮白天萎靡等特徵。
氣功運動是改善氣堵最好的方法,練氣功疏通氣血循環,還有增強心肺功能的作用,對改善體質有很大幫助。
當人體氣血循環變好,就不容易產生氣堵或痠痛。白雁建議白天或睡前練習清香心法,幫助把混亂思緒安靜下來,使呼吸順暢、心情平靜、全身放鬆,可以有效消除壓力、失眠、緊張,並疏通排解不良情緒,若家人朋友一起練習效果更好。
清香心法,補氣抗憂鬱:
1.右腳向右跨步,兩手從身體前方抬起;左腳向右跨步,兩手向內轉掌後掌心打開;右腳向右跨步,轉掌掌心向下緩慢落下。
2.向右跨步9次後,以3秒鐘神奇顫掌收功,兩手緩慢落下。
▲右腳向右跨步,兩手從身體前方抬起。
▲左腳向右跨步,兩手向內轉掌後掌心打開,右腳向右跨步,轉掌掌心向下緩慢落下。
▲向右跨步9次後,以3秒鐘神奇顫掌收功,兩手緩慢落下。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不少人有便秘問題,甚至長達20年!其實,要改善便秘並不難,只要做對的運動,化開胃腸的瘀堵就能解決。
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指出,常見的便秘、痔瘡問題,都跟飲食不均衡,作息不正常,還有運動量不足有關。大多數的上班族每天久坐,下半身不常活動,氣血很容易瘀堵。上面的氣血堵住,又無力向下推動,該排泄的廢物下不去,就堵塞在腸道了。
特別是氣虛體質的人元氣不足,腸胃運化受阻,導致大腸傳導無力,蠕動變慢,食物殘渣下行緩慢,就會出現排便困難,以及腹痛腹脹、沒胃口等現象輪番上陣。
另外,中醫學裡講,手陽明大腸經起於食指,而現代人每天過度使用食指滑滑鼠、手機,食指常僵硬、痠痛、麻木,其實大腸經已經受損不自知。
雖然說便秘不是病,但大腸是人體最大的排毒管道,要檢視身體的排毒管道暢不暢通,第一個就看排便狀況好不好。
延伸閱讀:一緊張就跑廁所,練這招改善慢性腹瀉,預防腸躁症變大腸癌
人體腸道很容易藏毒納垢,這些看到的垢是「宿便」,看不到的毒就叫「腸毒」。如果你3、4天排便一次,等於3、4天身體才倒一次垃圾,代謝出的毒素在腸子裡,被身體反覆吸收,比生病還可怕。
白雁老師強調:「濁氣不排,健康不來」,長期便祕的人身體如同慢性中毒,體質變差,免疫力下降。
長期便祕的人,氣血循環差,新陳代謝和解毒能力不好,就會出現口臭、口苦、體臭、淋巴結腫大、不易出汗、便秘、皮膚粗糙、長痘長斑等一系列中毒症狀。
千萬別以為這些只是小毛病,體內累積了宿便,會繁殖大量壞菌;腸毒還會被吸收到血液裡流遍全身,造成體質改變、淋巴腺阻塞、免疫力下降、肝腎解毒負擔加重、器官功能紊亂。
白雁老師教你每天幫身體倒垃圾的好方法,只要3分鐘就可以幫助腸道蠕動增加。練習順氣功時,要注意保持身體放鬆,大腦安靜,練習幾分鐘感覺到兩腿溫暖變輕鬆,身體微微發熱就對了。
一邊練習還會發現,開始打嗝了,排氣變多了,白雁說,這是消化好轉的現象,表示氣血已經疏通,能加速腸道蠕動和體內水分代謝,促進濁氣排出,有效解除腹脹、脹氣,幫助排便順暢。
順氣功,排濁氣清腸道:
1.兩腳與肩同寬,平行站立,兩手放後腰重心微向前,上下搓動後腰20次。
2.兩手放在小腹前方,以空心掌輕微拍打20次,將氣向下順。
3.兩手放在後腰,緩慢轉動胯骨的下半身,先向左邊逆時針轉7次,再換右邊順時針轉7次。
4.兩腳併攏,兩手握拳收功。
▲兩腳與肩同寬,平行站立,兩手放後腰重心微向前,上下搓動後腰20次。
▲兩手放在小腹前方,以空心掌輕微拍打20次,將氣向下順。
▲兩手放在後腰,緩慢轉動胯骨的下半身,先向左邊逆時針轉7次,再換右邊順時針轉7次;兩腳併攏,兩手握拳收功。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王小姐前一次感冒好了之後,咳嗽還是不停發作,常常喉嚨一癢就忍不住咳嗽,一咳就停不住,有時還咳到胸悶胸痛,吃了中西藥依然症狀反覆,讓她痛苦極了。
進入秋天,早晚溫差加大,加上天氣乾燥,出現咳嗽、感冒症狀的人數又開始增加,有人雖然感冒好了,咳嗽卻沒好;或是明明沒有感冒,卻老是想要咳嗽。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表示,大部分的咳嗽問題跟肺氣不調有關,秋天如果沒能好好調理肺氣,咳嗽就容易復發。
白雁老師指出,空氣污染加上少運動,現代人普遍都有肺氣不足的問題,除了常常會咳嗽,還伴隨氣短、易出汗、易疲倦、易感冒過敏、睡不好等狀況。
按中醫五行學說,秋季是肺氣最旺的時候,但肺是嬌臟,喜潤而惡燥,所以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白雁老師指出,過了一個夏天,暑氣累積在肺裡,加上秋燥,此時的肺是火上加火,容易出現咳嗽、咽痛、便秘、口乾舌痛、爛嘴角、煩躁等。
從氣學角度來看,肺主一身之氣,除了負責呼吸道,也主全身氣血循環,更是一身之表、主皮毛,有著抵抗外界邪氣入侵、調節體溫的作用,可以說是抵禦外邪的第一道防線。
因此若不理這股肺裡的火,真正進入秋冬,會影響呼吸系統、全身水液代謝,動不動就會感冒、咳嗽、痰多、氣喘、喉嚨痛、鼻子癢、皮膚病等。白雁老師建議,進入秋天就要開始清肺火。
平時要怎麼養肺呢?白雁老師說,除了減少吃冰、吹冷氣,還要配合有效的運動,幫助人體的陽氣升起來,這樣能有助通調肺氣,人體對過敏就會有更好的抵抗力。
白雁老師再教一招清肺火的方法,透過練習「虎爪法」調動肺經,幫助引出肺火熱濁;能提升肺臟功能,改善過敏、呼吸系統疾病等。長久練下來,會發現五臟六腑暢通清爽,抵抗力就強大起來了。很建議大家在秋天時多多練習這個小功法,對調養肺有很大的幫助。
白雁老師提醒,每天持續練功,幫助身體強力排濁,透過排汗、流鼻涕、流眼淚、打哈欠、吐痰等管道,將身上各種新陳代謝的產物清除乾淨。不只筋骨變柔軟,還會帶動氣血循環旺盛,增強免疫力,有效減少感冒過敏,改善久咳不癒的問題。
延伸閱讀:百病皆由痰作怪 !咳了3個月的濃痰 這樣排痰好驚人
1.兩腳與肩同寬平行站立。兩手成虎爪手形,掌心朝外放在胸前氣戶穴的位置。
2.身體微蹲坐,兩手向外推出,同時嘴巴發出「哈」音。兩手再次回到胸前,反覆做7次。
3.最後兩手掌心相交疊放在小腹,閉眼默數30下後結束。
大圖圖片來源:storyblocks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黃先生體檢出重度脂肪肝,血壓、血糖也超出正常值,除了中廣身材,臉上皮膚暗沉、長斑,整個人看起來總是很累的樣子。剛開始練氣功,他很訝異自己流的汗多到滴在地上,而且臭到不行,可是幾個月之後,灰暗的臉色散去,皮膚出現光澤,體力、精力和活力感都回來了。
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提到,很多人來學功時,身上已經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這代表代謝功能出現紊亂。這個階段要是能調理好臟腑氣血,可以改善甚至逆轉脂肪肝,更能避免惡化到慢性病和動脈硬化。
人體脂肪包括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摸摸看你身上軟趴趴的肥肉,如果多堆積在屁股和大腿,這種梨形身材以皮下脂肪居多,很多人減肥也大多是減了皮下脂肪。
白雁老師指出,當體內脂肪過剩,會往內臟堆積,常造成脂肪肝和三高慢性病,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也增高。例如糖尿病的發病率比一般人高7~9倍;心肌梗塞、中風的致死率高出3倍。
像脂肪肝又叫「肝包油」,脂肪不只是包在肝臟外圍,還會堆滿在肝臟細胞中,形成肥大的脂肪肝,不但會破壞肝臟的代謝功能,造成肝指數異常,更會引發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
內臟脂肪過多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腰圍粗,肚子大而且硬,也是典型的蘋果型身材。有些人雖然體重沒有超標,甚至偏瘦,卻容易在腰腹累積肥肉,而且常常消化不良,長期便秘,都要注意自己有內臟脂肪過剩的問題。
循環變差,代謝變慢,讓你中年以後更容易發胖。白雁老師說,練習氣功可以增加身體的含氧量,提高人體的能量代謝,長期鍛鍊還能有效增加肌肉含量,而肌肉會消耗更多熱量,是減內臟脂肪很好的方式。
像黃先生認真練功一段時間後,腰圍明顯小了好幾吋,腰線跑出來了,圓滾滾的肚子也慢慢縮小變平坦,更重要的是,原本健檢紅字的脂肪肝也有明顯改善。
有興趣練習氣功的人,白雁老師推薦以顫掌入門,簡單又有效,只要兩腳平行站立,將兩手高舉過頭,快速顫動雙掌,這樣就能調動全身氣血,柔軟鬆活全身所有緊張的肌肉群,提高了脂肪代謝率,促進幫助排掉體內的痰液濕毒。
顫掌藉由出汗、清痰、排便將身體的垃圾排出,只要顫掌幾分鐘就會明顯感覺身體變溫熱,微微出汗,不僅改善肩背氣血循環,還可排出臟腑的濁氣,幫助改善脂肪肝、婦科、過敏問題。
1.兩腳與肩同寬,平行站立,放鬆調節呼吸。
3.再換右腳向前一步,重心放在前腳。上舉顫掌動作重複30秒,然後兩手放下,將腳收回。
大圖圖片來源:storyblocks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表示,大多數的腸躁症患者在個性上通常比較要求完美、容易緊張、壓力大,有些甚至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所以學會放鬆心情很重要,例如透過氣功慢運動來舒緩情緒的效果就非常好。
根據西方流行病學數據顯示,腸躁症盛行率在10〜20%之間,估計約每10個人就有1人有此症狀。另有研究發現,超過2成的腸躁症患者在5年內會得到大腸息肉。大腸息肉被證實是大腸癌的前兆,顯示腸躁症也是致癌因子之一。
腸躁症很難以醫學檢查來確認,醫師只能從病人描述的症狀來判斷,而且每個人的表現症狀都不太一樣。除了腹瀉,有的人可能是腹脹、腹痛或是便秘,還有的人可能合併上消化道的症狀,如心口灼熱、吞嚥困難等,或者像疲倦、泌尿系統或婦科等非腸胃道症狀。
只要符合「慢性、反覆的腹痛與不適,加上排便習慣改變」,又找不到其他腸道器官的損傷,在臨床上就會當做是腸躁症。
白雁老師指出,腸躁症主要來自腸胃功能失調,也跟自律神經失調有關,導致大腸出現功能障礙。特別是情緒和壓力會誘發腸躁症,使腸胃道蠕動異常,是典型的心身症(Psychosomatic disorder)。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腸躁症的病因是情志失調,包括肝鬱、氣滯、脾虛、氣血不足都有可能引發腸躁症。尤其情志會傷肝,如果肝氣不能好好疏泄,就會演變成肝氣鬱結。
肝鬱是指一個人長期情緒壓抑或精神壓力下,產生自律神經緊張的狀態。而肝鬱又常會犯脾,影響腸胃的蠕動,導致腹脹或腹痛的現象,這就是中醫所說的「肝鬱氣滯」,特別容易引起肝脾兩臟的功能失調。
白雁老師提到,當情緒緊張、焦慮、壓力大,會暗中消耗人體的氣血津液,讓人體處在內熱的狀態,尤其對腸胃健康影響很大,常有腸胃虛弱、脾胃不和等問題。
白雁老師提到,我們身上的情緒垃圾,像是過度緊張、精神焦慮等情緒,會經由腸胃道排除。很多時候就是通過腹痛、脹氣、腹瀉等方式,將壓力排出體外。
一個人如果脾氣不調,內火過旺,就會不由自主想要發脾氣來瀉火,讓內火沿肝經排出體外,但是發怒對身體卻是一大傷害。平時多練順脾氣法疏通脾經,有助於宣洩情緒壓力,消滅內火,不但能調理我們的脾氣,強化脾胃功能,還能改善疲勞、肥胖、胃痛、腹瀉等問題。
白雁老師非常推薦學習完整的和氣舒壓法來自我養生保健,一天1次、10分鐘、心跳達到110下微微出汗,就能達到舒緩情緒、放鬆身心、強健脾胃,改善腸躁症狀的效果。
大圖圖片來源:flickr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方先生長期工作壓力大,平時都靠吃東西來舒壓,體重一路飆升到94公斤,三高指數居高不下,有一次還突然身體半邊麻痺昏倒!曾經嘗試過各種減肥瘦身方法的他,每次都有各種因素藉口而半途而廢。
很多人對三高疾病不太重視,但你知道嗎?因為三高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逐漸上升中,而且全世界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500萬人。不想讓三高大暴走,演變為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改善腦血管與心血管的循環是首要之務。
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教學氣功30年的經驗發現,只要每天堅持練習10分鐘氣功,特別針對改善血液循環的氣功動作,就能有效提高身體循環力,重新啟動臟腑機能,幫助血管不塞車,對慢性病調理很有幫助。持續練習養成慢運動的習慣,身體就會自然達到平衡調節的作用。
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表示,三高是身體虛了,正氣不足的表現。古時候沒有三高的概念,現代中醫認為,三高在本質上還是虛證,例如高血壓是腎水不濟引起虛火上炎;高血糖和高血脂則是因為陽氣不振導致積蘊生熱。
三高患者身體長期處在血瘀狀態,全身血液循環不暢通,會導致人體細胞缺血和缺氧,特別是腦細胞每天需要消耗很多能量,當能量不足,細胞吃不飽喝不足,就會出現虛的症狀,例如高血壓患者經常會頭暈、頭痛,還容易加速腦細胞的衰老,出現失眠、健忘、記憶力減退。
高血糖和高血脂都會造成五臟虧虛,臟腑功能衰退。特別是脾虛,脾是後天之本,一旦脾的運化無力,產生氣血的能力差,人就沒勁。所以高血脂的人常常哈欠連連,這是因為陽氣虛弱,氣升不上去,人體本能反應就會通過打哈欠幫助氣血往上走,讓大腦獲得營養。其實根本原因就是血液黏稠會加重血瘀,導致腦部供血及供氧不足。還有,高血脂的人大多有氣虛和體虛的問題,這些人看起來人高馬大,其實是虛胖,稍微動一下就喘。
延伸閱讀:8成高血壓患者控制不好,降壓秘方在這裡!顫掌防中風、心臟病突發
白雁老師表示,三高是很重要的健康指標,但由於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很容易被大家忽視。大部分的人都是在症狀出現後才會到醫院就診,很多人害怕長期甚至終身服藥,或是擔心副作用不敢用藥,而放任三高指標異常。
從氣學角度來看,三高跟疾病、年紀、生活不節制都有關係,長期耗傷元氣,導致陰陽氣血功能失衡。白雁老師強調,控制三高一定要以正規治療為主,結合生活作息調整,再輔以運動調理。
氣功學提到,元氣根於腎,充於脾,可以透過氣功運動調補脾腎,化瘀補虛,幫助三高指標慢慢恢復正常,再根據醫師診斷決定減藥,甚至不必服藥了,這樣才能有效解決三高問題。
很多學員問:「我已經不再是年輕人了,這些運動對我真的有用嗎?」白雁老師說,人過中年更要動,健康就是最大的財富,這時候再不運動,等老的時候,很有可能要把賺來的錢都拿來看病。雖然到了一定年紀不是什麼運動都能做,尤其有三高患者不適合做劇烈運動,但仍可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運動來改善健康。
白雁老師表示,學員當中不少人有三高問題,他們之所以來學氣功,都是因為氣功動作簡單、輕鬆、沒有場地限制,讓人沒負擔,是容易堅持的運動。當身體習慣了每天保持暢通的感覺,會養成自我督促每天練習的習慣。
方先生也是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學氣功,短短一個月,他發現自己不像以前那麼容易累,連肩痛也改善了,身體整個覺得比較輕鬆。練功一年後再去健康檢查,他的血壓、血糖和膽固醇得到很大改善。
白雁老師推薦平時多練習周天顫掌,透過快速的微幅振動,調動身體的經脈,走遍全身經絡,血管跟著經絡吸收充分的氧氣,維持血管的彈性及血液的暢通。幫助加強身體代謝,啟動良好排濁功能,減少脂質等廢濁堆積在血管,對於預防三高有良好的保健效果。
長期坐辦公室的上班族也非常適合練習周天顫掌這種全身運動,只要一個人的活動空間就可以完成。平時在電腦前久坐一小時,就可以站起來練習3分鐘周天顫掌,活動頸椎、腰椎,促進全身循環。
每天做完就能改善氣血循環代謝功能,幫血管減壓。而且不會消耗太多體力,卻能有效提高身體的代謝力,長期練習下來,可以不費力的做到預防三高,維持健康標準的體重,連多年的腰痠背痛、失眠、頭痛、便秘、痔瘡等亞健康症狀都能得到改善。
大圖圖片來源:Flickr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口罩戴多了,最清楚自己的口氣好不好,想要有好的人際關係,口臭是千萬不能有的。其實口臭不一定是口腔衛生問題,也有可能是身體有狀況的重要指標,像是火氣過旺或是脾胃濕熱,都可能引起口臭、胃痛、便秘等問題,找出口臭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解決問題。
中醫認為,口臭通常跟心火旺、胃火旺、肝火旺有關,表示體內陰陽升降功能失調,濁氣上逆,清陽不升。黃帝內經說:「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臭氣屬於人體濁氣,出路應當是下竅,現在卻濁氣上衝,因而出現口臭。彥寬老師教你消除口臭的功法,趕快站起來動一動,將身體的過旺的火氣轉到該去的臟腑,讓身體更健康,口氣更清新。
彥寬老師從氣學角度說明,人體的清氣能上升,濁氣能下降,這叫「升清降濁」,代表身上的氣運行通暢。反之,氣不能流暢,廢物濁氣不能順利排出體外,甚至隨著血液流動,對全身都會造成影響。
彥寬老師指出,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很多人的活動減少,情緒焦慮,原本固定的運動也都減少,坐在電腦前面上網的時間更多,這會導致氣血瘀滯,心火、胃火、肝火向上,很多上班族嘴上、舌頭上起泡,口氣變差,其實都是身體的火無處可去。
從道家養生的理論來看,火是一種能量,當身體能量的出路或管道出現問題,就會以上火發作出來。舉例來說,肝臟應該用在解毒功能的能量如果跑錯地方,就會出現眼紅、口臭、失眠等上火症狀。但是道家養生法並不建議不斷的消火,過度瀉火可能導致體虛,而是要把這個能量轉向去應該去的臟腑。
延伸閱讀:便秘是上火還是腸道蠕動慢?震動腸道、暢快排便有妙招
口臭是一種症狀,也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屬於身體亞健康到疾病之前的訊號,彥寬老師強調,養生就是在還沒生病,身體發出訊號的時候就要趕快保養。
✔心火型口臭:好發在常常勞心,心思重、想很多的人身上。心煩易上火,容易併發嘴巴破、舌尖厚、煩躁等問題。
✔胃火型口臭:好發在身體壯實、食慾旺盛的人身上。所以通常是飲食造成的,很多人吃了烤炸辣之物,胃火馬上燒上來。常合併比如胃酸逆流、胃悶、胃脹、胃痛等問題,或是早上睡醒嘴巴會有酸味。
✔肝火型口臭:好發在常熬夜、壓力較大這類人,以上班族或更年期婦女比較多。常感覺嘴裡有苦苦的味道。是肝有火,特別是生氣或著急之後容易上火。
要改善口臭問題,應該要先想辦法降濁,促進排氣、引濁氣下行,氣機升降恢復正常,清濁就能各歸其路。怎麼樣能達到排氣,讓濁氣下行,不會上衝形成口臭呢?
白雁氣功最受歡迎的兩大系統課程,YoungQi回春與EnerQi大雁,可以幫助氣血循環變通暢,並有效調理和增強人體臟腑機能的保健效果,讓我們的身體自己就有能力驅逐穢氣,排除濁氣。
透過功法動作,引導氣血運行,隨動作高低,自然意念上、中、下丹田,持續從大自然中收進好氣,排出體內病氣,練功時能明顯感受手腳排出濁氣。提升肝心脾肺腎的協調運作,全面調節身體弱臟,重新啟動臟腑機能,開啟人體平衡的能力,調整免疫力不足,使元氣充足,增強體能。
彥寬老師建議,養成每天10至20分鐘練氣功的習慣,透過出汗、打哈欠、打嗝、放屁、流鼻涕、流眼淚等方式,把積存在體內的火疏散掉。底下分享3個功法,教你引濁氣下行,改善口臭問題。
如果你的口臭是屬於心火型、胃火型、肝火型這3種,可以跟著做這3個小功法,促進排氣,幫助臟腑氣機升降恢復正常,讓體內清濁各歸其路,就有機會改善口氣問題。
做醒心法時,最重要的是,感覺自己有非常放鬆的漂浮感;過程中身體會越來越鬆、越來越舒服的感覺。做醒胃法時,畫圓時身體要微微跟著動,整個胃也跟著揉動,練的時候,身體會微微發熱出汗,甚至打嗝排氣,代表你的胃正在被調養。疏肝法,透過身體左右轉動,有助肝氣疏通,引體內濁氣下行。
1.醒心法:兩腳與肩同寬,身體向左向後向右向前輕鬆晃一圈。接著再朝反方向轉。如此反覆,直到身體覺得放鬆了就可以。
2.醒胃法:兩手從身體前方抬起,右手不變(在胸口),左手抱球(在小腹),畫圓身體跟著動。接著換手,往反方畫圓。
3.疏肝法:抱球動作,身體向左轉,吸氣、蹲,身體向前,起身。如此左右反覆3次。
大圖來源:flickr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
脂肪肝不挑男女胖瘦,以成人脂肪肝盛行率約30%推估,全台600萬人有脂肪肝!我們都知道內臟脂肪過高,除了會有肥胖、三高的問題,還暴露出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極高。
人體脂肪包括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我們可以摸到自己身上軟趴趴的肥肉,特別是堆積在屁股和大腿,這種梨形身材以皮下脂肪居多,很多人減肥也大多是減了皮下脂肪。
內臟脂肪則是包覆在臟器周圍,用來支撐固定和保護內臟。但是當體內脂肪過剩,就會往內臟堆積,像脂肪肝又叫肝包油,脂肪不只是包在肝臟外圍,還會堆滿在肝臟細胞中,形成像粉肝、鵝肝一樣的肥大脂肪肝。
內臟脂肪過多的最大特徵就是腰圍粗,肚子大而且硬,在蘋果型肥胖者身上最常見。還有很多人雖然體重沒有超標,甚至偏瘦,卻容易在腰腹累積肥肉,而且常常消化不良,長期便秘,都要注意自己有內臟脂肪過剩的問題。
內臟脂肪過剩,代表肌肉含量少,脂肪含量多,常造成脂肪肝和三高慢性病,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也增高。例如糖尿病的發病率比一般人高7~9倍;心肌梗塞、中風的致死率高出3倍。
以脂肪肝來說,會破壞肝臟的代謝功能,造成肝指數異常,更會引發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
在中醫看來,脂肪肝是因為「脾失健運,水穀不化,痰濁內生」所引發。現在的人飲食肥甘厚膩太過,愛吃久坐,平常又不運動,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調,體內瘀滯的水液濕濁變成痰,這些痰濕又會阻滯氣的運行,使氣血不能通暢,最後造成肝脾腎等臟腑機能衰退和失常。
很多學員來找我學功時,身上已經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這都代表代謝功能出現紊亂。這個階段要是能調理好臟腑氣血,就可以改善甚至逆轉脂肪肝,更能避免惡化到慢性病和動脈硬化。
循環變差,代謝變慢,讓你中年以後更容易發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如果你有脂肪肝又超重,當然第一個就是先減重,而運動是燃脂減重最好的方法。
但是要注意,運動必須符合自己的年紀,以中年人來說,更適合選擇像氣功這一類緩慢、柔軟、輕鬆,不受年齡場地限制,又能每天規律做到的慢運動,增強了心肺功能,卻不會增加身體的負擔。
許多研究都證實,長期做有氧運動可降低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練習氣功很大的好處是增加身體的含氧量,提高人體的能量代謝,長期鍛鍊還能有效增加肌肉含量,而肌肉會消耗更多熱量,是減內臟脂肪很好的方式。
有興趣練習氣功的人,我很推薦以顫掌入門,簡單又有效,只要兩腳平行站立,將兩手高舉過頭,快速顫動雙掌,這樣就能調動全身氣血,柔軟鬆活全身所有緊張的肌肉群,提高了脂肪代謝率,促進幫助排掉體內的痰液濕毒。
顫掌藉由出汗、清痰、排便將身體的垃圾排出,只要顫掌幾分鐘就會明顯感覺身體變溫熱,微微出汗,不僅改善肩背氣血循環,還可排出臟腑的濁氣,幫助改善脂肪肝、婦科、過敏問題。
我有很多學生在認真練功一段時間後,腰圍明顯小了好幾吋,腰線跑出來了,圓滾滾的肚子也慢慢縮小變平坦,更重要的是,原本健檢紅字的脂肪肝有明顯改善,很高興越來越多人因為白雁氣功找回健康。
文/彥寬老師(白雁氣功首席講師)
大圖圖片來源:Flickr
以上心得均屬個案。所有範例均是氣功練習配合正統醫療全面養生之結果;氣功練習在於強身保健,無任何醫療行為及承諾。本協會不建議學員放棄正規醫療治療,您所練習的氣功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並不能取代您現在進行的任何醫療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