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氣虛加氣堵,專家教你消滅3種局部肥
寒冷會讓人想進食補充能量,養生專家白雁說,其實只要身體溫暖了,自然會降低想吃的慾望,透過氣功慢運動讓身體暖和起來,補充了氣血能量,又不增加身體的負擔,是溫暖過冬的最好選擇。
天冷了總是想吃東西,在你不注意的時候,身上已經偷偷長肉,特別是手臂、小腹和大腿等部位最會累積脂肪,讓人看起來顯胖臃腫。肥胖還會帶來各種健康問題,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內分泌失調、骨頭關節等毛病。
為什麼冬天容易長胖呢?當氣溫下降,人體跟外界的溫差變大,我們的身體為了防寒保暖,需要攝取更多的熱量,吃,就是過冬的準備。
但是肥胖不全是吃太多,更是因為運動不足!人體氣血「遇寒則凝」,天氣一冷,活動量減少,氣血不通暢,不但讓人筋骨僵硬,也容易長肥肉。白雁強調,冬天氣不足、氣不通,才是發胖的元凶。
氣不足就會胖
冬天3種體質很難瘦
中醫認為,肥胖跟痰、濕、氣虛密切相關。俗話說,十個胖子九個虛,身體肥胖的人90%都屬於體質虛弱。
現代人體質虛弱的最主要原因是氣血不足,導致脾胃功能減弱,新陳代謝變慢,消化分解吸收營養的能力減低,多餘的營養在體內堆積就容易形成肥胖。
⑴ 白白胖胖是氣虛
氣虛體質的人在冬天的明顯特徵是容易疲倦、乏力、氣短。古人說:「其人肥白,多屬氣虛」。白雁指出,又白又胖就是元氣不足的表現,當人體能量不足,氣化功能弱,無力將外來食物轉換成身體的營養,這些多餘的熱量及能量就會變成脂肪儲存在體內。
⑵ 手腳肥胖多陽虛
陽虛體質就是我們常說的「體寒」、「冷底」,因為陽氣不足妨礙氣血循環,不能溫養四肢,這種人在冬天很怕冷,容易手腳冰冷,腰痠腿痛。
陽虛代表氣血不流通,人體新陳代謝失去活力,濁氣和濁物代謝不掉,廢物就會累積,不但常造成筋骨僵硬痠痛,也容易在四肢囤積垃圾,形成手腳肥胖。
⑶ 肚皮鬆軟有痰濕
中醫指出「肥人多濕」,痰濕體質的人體型偏胖,而且明顯胖在肚子上,小腹鬆軟,屬於水腫型肥胖。
這種人在冬天經常胸悶痰多,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原因是他們體內藏了很多寒濕之氣,本身水液代謝又不好,身體的水變成了死水和痰濕,阻礙氣的運行,造成氣虛和全身性的瘀堵,看起來臉腫,腿腫,身體浮腫。
氣不通會瘀堵
哪裡贅肉多哪裡堵
很多人減肥都巴不得把全身肥肉都減光,白雁提醒大家:「其實這層肥肉是人體藏元氣的地方,如果快速把這層脂肪減掉,而沒有培養出肌肉層代替,肥肉消耗掉的同時就是把元氣也給泄掉了」。
白雁強調「氣行則血行」,氣一旦不通,血液運行就不順暢,人體新陳代謝和能量轉化都會發生阻礙。
而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黃帝內經》說:「百病源於經絡堵」,現代人的亞健康和各種疾病,都是先從經絡不通,氣血不調開始,體內容易堆積廢物、毒素和脂肪,例如脖子不通會有頸椎病,乳腺不通容易有增生,甲狀腺不通就會產生結節。
①掰掰肉,心經堵,心臟供血不足
心經不通,廢物脂肪容易堆積在手臂上,長出掰掰肉、蝴蝶袖,代表心臟功能比較弱,心臟供血不足,這種人在冬天要特別注意心血管疾病,並且控制血壓。
上手臂下方,是心經和小腸經通過的地方。中醫提到,小腸經與心經互為表裡,小腸經為表,它靠近手臂外側,比較曬的到太陽這面;而心經為裡,是在手臂靠內側,比較曬不到太陽這面。
白雁指出,手臂下方贅肉鬆弛垂墜,不只心臟功能不好,小腸經功能也會變弱,兩條經絡又會互相影響。當心臟功能一弱,特別會影響心臟對小腸的供血不足,使小腸經功能也變弱。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的小腸功能不好,也會慢慢帶弱他的心臟功能。
神奇顫掌瘦手臂
平時我們很少運動到上臂肌肉,淋巴循環不良,氣血運行不暢,導致新陳代謝差,水分、廢物都容易滯留。
白雁建議冬天多練習高舉手臂神奇顫掌,就能調動陽氣,疏通心經和小腸經。心經活絡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全身氣血通暢,身體變溫暖;也可以活化小腸經,促進身體吸收養分更有效率,還可以緊實手臂。
②鬆軟肚,帶脈堵,便祕婦科問題多
小腹突出,腰圍變粗,除了內藏許多脂肪外,這裡也經常是氣血瘀堵、毒素堆積的地方,很多婦科、慢性病甚至腫瘤,都發生在肚子上下這一圈。
腹部容納了人體的重要器官,當運送養分的氣路堵塞了,營養無法有效的被身體吸收,首先氣血就會瘀堵在腹部,使胃腸的轉化能力變差,食物消化分解不佳,養分吸收能力弱,就連排解廢物的能力也不好,吃進的食物容易變成脂肪囤積在肚子上。
白雁提到,隱藏在腰腹肥肉底下有一條帶脈,是影響女人變老、變醜、變胖的關鍵。一旦脂肪堵塞在帶脈上,氣血循環變很差,會引發局部悶脹痛、頭腦發脹、呼吸不順暢、便秘脹氣、煩躁失眠等問題。
調理帶脈擺平小腹
久坐腰痠腰冷,小腹開始長出肥肉,就表示這個部位太寒,只好生出脂肪來保暖。白雁建議消脂的最好辦法是讓身體溫暖起來,改善了循環才能活血化瘀,消除多餘脂肪。
白雁強調,緩慢柔和的氣功特別注重鍛鍊腰腹部和腿部,只要小腹和腿部熱了,整個身體都會暖起來。例如「拍腹法」以兩手掌拱起成中空狀,輕拍腰腹上的贅肉,就能加強帶脈的氣血運行,改善腰痠、腰冷和痛經,消除腰腹贅肉,排便順暢,平躺拍打效果更好。
③肥腫腿,肝經堵,失眠痠痛都來找
脂肪堆積會使下半身變胖,尤其大腿內側常形成脂肪胖腿;另外,代謝不良累積過多水分和廢物,也會使腿部浮腫,出現水腫型粗腿。
我們的大腿外側是膽經,內側有肝經,如果肝膽經不通,代謝不良,垃圾就會變成脂肪堆積在大腿。
白雁指出,很多人脾胃功能不好,經常消化不良,不但容易形成痰濕,還會血瘀,肝膽功能不好,往往會有肝臟病變的問題,一旦生氣或勞累,就會全身痠痛、腰背僵硬、腿腳無力、膝蓋腫痛、氣虛氣喘。
疏通大腿兩側的肝膽經,可以加強代謝、促進循環。中醫說「不通則痛」,按揉大腿肝膽經會痛就表示有瘀堵,疏通經絡可以促進排毒,不但腿部曲線更緊實,情緒變好,整個人精神變好,臉上都有光。
蹬腳排濕消腿腫
上班族久坐少動,下半身循環不好,身體的排水功能也變差,常引發腿脹腿腫。中醫認為「動能生陽」,運動可以鼓舞脾胃陽氣,陽氣能有效祛濕,化解痰濕。
白雁建議,最好每隔一小時起身活動下半身,像是練習腳尖撐地,也可以左右腳輪流向外45度蹬腳,或是左右轉動胯部,利用簡單的小動作快速溫暖腿部,活化下半身循環,增強身體代謝和排毒功能,對排濕氣寒氣很有幫助。